“御”和“射”

    这缰绳未来是要改成了铁链,可是,即便是改成了所谓的铁马镫?骑士在马上的下盘就能变得稳固吗?这个想法太过大胆,似乎也没有前人这么实践过吧!

    “放心,一定可以!”

    曹铄的话却是无比的笃定…

    在他的记忆中,西汉时期其实就有了铁马镫的替代品——布马镫。

    原理就跟这麻绳系个圈差不多,只不过是造型美观了一点。

    当然,这种布马镫并没有作用于大汉的军队,反倒是游牧民族多有使用。

    不过,游牧民族总是很傻很天真,哪怕是布马镫,他们竟然准备的是单边的,依旧没有构成三角形,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真正出现双边的铁马镫,还要追溯到中世纪西方的骑士贵族阶级。

    要知道,当年匈奴被大汉欺负的够呛,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只好远遁如今的欧洲地界,大汉怎么欺负他们的,他们就怎么欺负西方人。

    可西方人被匈奴欺负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学习匈奴人,特别是学习匈奴的骑兵,一来二去,先是搞出了单边马镫,然后是双边马镫,再然后才是铁马镫,一下子诞生了一个新的阶级——骑士贵族阶级,这就有点鸟枪换炮,牛逼轰轰挂闪电的味道了!

    反倒是我泱泱中华,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才有了双边铁马镫,骑兵的战斗力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才得到飞跃的提升,足足是比西方晚了不少。

    哎呀,落后就要挨打呀!

    不过好在,铁马镫的研究并不复杂,铁马鞍的思路更是简单,哪怕是只凭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曹铄都能够画出一个草图!

    不过,有没有用,还是得先实践一下!

    “辩兄…”

    被冷落了许久,猛地听到曹铄呼喊,刘辩显得颇为兴奋。

    “你陪我去试试这马镫如何?”曹铄急问。

    “马镫?啥是马镫?”刘辩一脸懵逼。

    “就是这根绳子!”曹铄提起简易版的麻绳马镫…“走,咱们去城南校场,带上你的小弓小箭!”

    如今,还未过晚饭时间,天尚有亮光…

    怕是再耽搁片刻,天就要黑下来了。

    曹铄直接快步跑出,刘三刀也一把将刘辩擒到马上,驾驶着马车,不忘吩咐仆人牵着两匹小马驹,一行几人匆匆的往城南校场方向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