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顺眼

 独自一人回到店里的值班室,陆远的眼睛盯着电视,心思却不知飞到了哪里。师父只让他跟老汪好好学,至于其他的却什么都没说。祝经理说老汪的大名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这话言过其实了,最起码陆远就不知道汪裕顺是何许人也,也不了解他的光辉事迹。师父一定是知道的,但是他没告诉陆远。陆远相信师父不会害自己,既然师父让自己跟着老汪学,那学就是了,就是不知道跟着老汪能学些什么。

 除了师父之外,李宏伟也应该也知道汪裕顺的过往,想必是听父母长辈说起的。他只比陆远大一岁,不可能和汪裕顺共过事。想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索性不想了。陆远将电视机的声音调小,随后躺进被窝里盯着电视发呆。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身体虽然停顿了,但思维却变得异常活跃。从毕业到现在,一幕幕往事如走马灯一样浮现在眼前。这一路走来,陆远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如今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刚出校门的傻小子了。他已经算是在商海里小试了一把,结果让他很兴奋但也不太满足。让他兴奋的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前提下,市场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陆远能切身感受到这股活力给他以及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带来的变化。这变化不仅是表面上的,更是脑子里的。扪心自问,陆远越来越喜欢成功给他带来的喜悦,也越来越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而很多人却依旧要找个单位拿每个月固定的那几个死工资呢。

 “师父说过,好汉子不挣有数的钱,那我就当一个挣钱没数的好汉吧。”

 两天后,交接完毕的陆远用自行车带着自己的铺盖离开了西门日杂。李宏伟本来是要送他去东门批发的,但陆远实在放心不下那个新来的业务员小陈,于是就让李宏伟跟着小陈去纺织厂那带他几天。

 “又不是今后见不着了,送来送去的多麻烦啊。”陆远一边骑车一边嘀咕着。

 陆远知道东门批发部所在的地方,听隔壁的大爷大妈们讲,那地方是解放前建起来的,最开始好像是个银行或者商号,后来兵荒马乱的也几易其手,解放后就成了公产了。倒也没什么诡异的传说或者灵异事件发生,就是曾经在那做生意的人,好像没听说过谁赚了钱的,到最后都是急急忙忙转手给别人。

 顺着熟悉的站前街一路向北,马路边的杨柳已经发芽,鹅黄的颜色让人看了就喜欢。四月的风吹在脸上,能感觉到湿润和温暖,厚厚的棉衣已经穿不住了,陆远不得不拉开了羽绒服的拉链。

 在道路的右手边,一座被灰黑色的围墙包住的院落出现在眼前,整个房屋建筑都带着浓郁的民国风情,让人一看到它就仿佛回到了过去。

 漆色斑驳的大门敞开着,有些斑驳的地方不知被谁抹了几刷子绿色的油漆,这让两扇大门变得像是毕加索的油画,一疙瘩一块的,没个准谱。

 进到院里,靠墙的地方堆满了啤酒箱子,用苫布盖着的自然是满箱的酒,没盖着的一看就知道装的是空酒瓶子。那时候的啤酒箱子是要押金的,酒瓶子是要回收的,那也是钱啊。

 一个上身穿着白色工作服,带着套袖,下身穿着牛仔裤,脚蹬一双黑色旅游鞋的人正猫着腰在那搬装满了空瓶的啤酒箱子。陆远见那人搬着实在费劲,于是支好自行车来到那人身边,伸手接住那人手里的箱子,直接举了起来。这个高度对于陆远来说不算费劲,但对那人来说就已经是快要过头顶了。

 “嗳,你谁呀,抢我箱子干嘛。”

 听这声音竟是个姑娘,可惜箱子挡住了脸,看不到她的模样。

 “什么叫抢你箱子,我分明是在帮你。我说你倒是松手啊,你不松手,我也没法把箱子搁上去,这么举着咱俩都累。”

 “哦,原来你要帮我干活呀,那你怎么不早说呢。嗳,你叫什么呀,来这干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