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课

 十月深秋的傍晚,已渐渐有了凉意。又到了贴秋膘的时候了,而用来贴秋膘的最好食物,莫过于铜锅子涮羊肉了。羊肉、粉丝、冻豆腐,铜锅、烧饼、大白菜。在那个年代,这是云水县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人们,吃涮羊肉时的基本配置。

 白全福没夸口,全来涮出品,即使不是堂食,那品质也丝毫不会降低。红铜做锅,压板调火,这才是最正宗的铜锅涮肉该有的气派。再看所有的食材和配料,事无巨细,点点滴滴,无处不在彰显着老白家涮肉的匠心和诚意。还未动筷,众人便已垂涎三尺了。

 入座的时候,董姐想挨着陆远。众人心知肚明,董姐为她小姑子的终身大事,都有些不择手段了。但这个愿望最终落空,因为林巧玲抢在董姐前面坐到了陆远身边,而李宏伟更是早早地坐到了陆远的另一边。但这小小的挫折,并未让董姐死心。本来那桌子也不大,虽然中间隔着一个铜锅子,但也不妨碍谈婚论嫁啊,于是董姐就坐到了陆远对面。

 “我说丽娟儿,今天咱们给陆远接风,能不能不谈你那小姑子啊。”赵德顺边说边拧开了酒瓶盖儿。

 “你要能让小陆喝白酒,我就不提我家小姑子。”董丽娟说。

 “远子,能喝白的不?”赵德顺问。

 “能喝一点儿。”

 “那就来点儿。”

 赵德顺拿起陆远面前的杯子就要往里倒酒,不料却被林巧玲一把将酒瓶和酒杯夺了过去。

 “小远,你才多大呀就学喝白酒啦。你看你宏哥都不喝白酒,你也别喝,要喝就喝喝啤的吧。”

 说完,巧玲将杯中倒满白酒,顺势放到了赵德顺面前。

 “经理,你喝。”

 董姐嘿嘿一笑,对赵德顺说:“咋样?我说的没错吧。”

 “我不拦你说你小姑子,但换个时间成不?”

 “成。巧玲儿不给你面子,丽娟儿给。”

 男人只要喝起了酒,这顿饭的时间就会被无限延长。巧玲和董姐都不喝酒,吃好之后回去锁了门,姐俩准备趁着天还没黑,一起搭伴儿回家去。

 巧玲来到这屋,跟赵德顺打了声招呼,随后伸手摸了摸路远的头。

 “小远,姐走了,少喝点酒早点睡啊。”

 “哦,我知道了,姐。”

 林巧玲笑着点点头,又给李宏伟使了个眼色,李宏伟点点头,将桌上还没打开的啤酒拿了下去。

 “哎,还是有姐姐好啊。”

 赵德顺来了句感叹,董姐接口到:“德顺啊,姐走啦,你随便喝吧。”

 “你走吧,我求你赶紧走吧,你俩路上慢点啊。”

 哥仨送姐俩出了大门,又目送姐俩骑着车上了大道。赵德顺拍拍陆远的肩膀说:“你巧玲姐原本有个弟弟,和你差不多大。巧玲高考之前,她弟弟跟一帮小伙伴,到引水渠里用粘网捞小鱼儿。结果不知为啥,上游突然开闸放水了。那天,巧玲和她爸妈还有几个亲戚朋友顺着引水渠找了一宿也没找着她弟,然后就报警了。三天后,她弟才在四十里外的,顺平县大渠闸口那被捞上来。巧玲本来学习挺好的,就因为这,她连高考都没参加,也没复读。都说一家好女千家求,巧玲好不好不用我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她是拿你当弟弟看的。走,回屋继续喝。男人的酒局,就不能有女人掺和。我宣布,接风宴正式开始。李子,去拿个酱肘子,要大个的。”

 “好嘞。”

 哥仨重新入座,李宏伟把个酱肘子放在盘子里正准备用刀切开。陆远伸手抄起酱肘子,咔咔几下就给掰开了。

 赵德顺给陆远满了一杯二锅头。

 “喝吧,一是让我看看你的酒量,二是想听你酒后吐真言。你的光辉事迹我都听说了,你甭管是跟谁那知道的,反正我就是知道了。一个月能赚六七百,你顺儿哥我羡慕得想绑你的票。想必李子也跟你说了,咱这刚开业没几个月,目前盈亏持平。那点工资你肯定看不上,想拿奖金对不?说说,怎么才能拿上奖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