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修正规则

 虽然县委对市委干部考察组在江东县的考察作了精心准备,不过,这个恶性爆炸案件还是改变了市委的意见,暂时停止了对江东县干部的任用。

 张东峰便失去了一次晋升的机会,对此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过段时间再说。

 省委党校开设了县级组织部长短期培训班,为期一星期,张东峰觉得可以趁机休息几天。

 只是,才过了二天,叶超便亲自跑到省城来找他。

 张东峰不方便离开党校,也不方便带叶超去党校里面,便就在门房附近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说事。

 张东峰疑惑地问道:“叶科,有什么事情急成这样?”

 叶超为难地说道:“张部长,我从郑书记那里接手了一个艰难的任务,需要得到您的指示。”

 张东峰笑道:“叶科,郑书记的指示要坚决执行,我已经强调过多次了。同一件事情不需要得到两个领导的指示,特别是县委书记下指示后。”

 叶超因为着急面红耳赤,显得有些语无伦次:“张部长,我,不是执行,是执行不了。”

 张东峰更加觉得疑惑:“组织工作只要正道直行,有什么执行不了的?”

 叶超叹了一口气:“张部长,问题就在于不是正道。”

 哦?!不是正道操作,如果操作不好,确实很容易出现问题。

 张东峰劝道:“叶科,别急,慢慢说。”

 原来事关县委组织部第一次主持公开招考副职领导干部,叶超把公开招考的情况介绍后,叹了一口气:“郑书记看过笔试分数,钦点了几个入围者,要求我一定想办法保证这几个人在以后的面试和考察中顺利过关,这不是等于要点名提拔这几个人吗?”

 公开招考的原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书记横插一杠,点名要求保证哪几个入围,完全违背了公开招考的原则,难怪叶超觉得为难,无法处理。

 对于这样具体的事情,张东峰不好作具体的指示。要求叶超执行郑书记的指示,等于出卖了原则和良心,同时容易给叶超落下把柄。

 要求不执行郑书记的指示,等于自已和郑书记唱对台戏,目前张东峰既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这个实力。

 欧阳海燕说得对,个人要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要能够正道直行,还真得站在一定的位置上才能实现。

 机构改革实施后,郑冠华在江东县的威望大增,他更加独断专行,越来越不把班子其它成员放在眼里。

 在江东县的每一个领域和行业,他都插足具体的事情,都要求体现了作为书记的色彩和意志。

 从公开招考钦点入围者来看,郑冠华在专横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张东峰第一次觉得自已与郑冠华不能为伍了,决定找个机会调走。

 不过,张东峰还得先解决叶超的问题。

 张东峰问道:“叶科,准备怎么落实郑书记的指示?”

 叶超面露难色:“张部长,我没办法落实,所以向您来请示。”

 张东峰苦笑道:“郑书记指示你,没有指示我。”

 叶超明显一惊,赌气地说道:“那我只好辞职不干了。”

 “叶科,你撂挑子,后面想挑的人多的是。”张东峰劝说道,问题是你把工作看得太神圣了,工作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性的活路,实现郑书记的意图也是个技术性的问题。

 叶超眼睛放亮:“张部长,这几个人虽说笔试成绩不高,但选手的分数悬殊不大,面试过关也不是不可能。”

 “七个评委当中,只要做通其中三个评委的工作,让他们打分时一致。这样的话,打低分时只去掉一个最低分,还有两个最低分;同时打高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还有两个最高分,完全可以左右面试分数,把书记钦点的人拉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