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冬训者得PB

 冬季没有比赛,所有时间都可控。所以很多教练都会用周期训练规划这几个月,按部就班强化耐力基础,针对性地弥补短板,有节奏地稳步提升,没有比赛打乱训练节奏。

 对于陆辰来说,比起上强度的一些训练,他更看中周期训练,并且以有氧训练为主,强度训练是其次。

 再加上陆辰的那套理论渐渐开始在五人队中得到推广,邹季平训练队的五人途中跑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良,不过现在想要看到明显效果,还是要等到冬训期结束。

 冬训时间总是漫长,不过再漫长也不会停滞,小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再加上陆辰真正将这个冬训利用起来了,反而是感觉时间像流水一样,一晃眼,三个月的冬训期已经快要结束了。

 这期间,训练队的人也仅仅有了七天除夕假期,除此之外,基本没有放过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而陆辰的有些技术,在冬训期间,被他按照现有身体素质得到了改进,会更加适应这具身体;身体素质呢,也在冬训期有了长足提高,现在就等待冬训期的结束。

 因为自带热度,所以这几个月时间,还是有不少不长眼的新生或者师兄主动要求与陆辰比划比划,对于这些人的挑战,陆辰也是来者不拒。

 他永远相信,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陆辰现在的目标可不是简单的突破11秒,成绩甚至可以快一点,顺带把一级的小目标给完成了。

 ...

 几天后,冬训期结束,为了检验成绩,各训练队紧锣密鼓的准备开春后的第一场测试赛。

 在开始测试前,邹季平将五人召集起来,开了个简短的小会。

 “什么!”张弛听完,惊讶的怪叫一声,“去BJ队交流?”

 “嘘!”刘洋和周源连忙捂住张弛的嘴,这可是他们队的秘密,万一让别人听到了多不好。

 因为市队有很多训练队,所以这些交流机会大多都是靠教练自己去谈、去找,这个时候,就体现了一个好教练的重要性。

 当你所在的训练队能够前往外省进行交流、学习时,别人可能只能待在市队每天跑圈圈,做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差距,久而久之,这个差距将变得无法弥补。

 而邹季平,虽然在市队中算是新人教练,但曾经可是正儿八经的运动员出身,与不少教练员或多或少有那么一层关系,简单做个交流,肯定没问题的。

 “行了,这个事等测试完讨论,我先把丑话放在前面,要想去交流,你的成绩就必须达标。”邹季平掏出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冬训期间每人每一周例行测试的成绩。“听好自己的标准,不说第二遍,谁再来问,测试完就加一个400米。”

 “刘洋,百米10秒95。”

 “啊?邹教,别介啊,我都没下过11秒,你这冬训第一测就来这么个成绩,让我的压力很大啊!”刘洋还想讨价还价。

 “怎么?不够惊喜吗?那久10秒93。一级标准,这下够惊喜了吗?”

 “10秒95,这个数字挺好的,我喜欢,就它了!”刘洋忙不更迭的说道,可是邹季平可不买他这一套。

 “10秒93,我已经说过了,达不到,交流你就不用去了,留下来看家。”

 “好的。10秒93这个数字也挺好,就它了。”到最后刘洋只能吐吐舌头,接受这个标准的同时暗自懊恼刚才为什么要和教练“讨价还价”。

 “200米的话,22秒15,不过分吧?”

 “保证完成任务!”刘洋这次可不敢再“还价”了,并且这个成绩对他来说也不难,所以赶紧接受了。

 周源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笑着,邹季平狠狠瞪了他一眼,笑容才瞬间收敛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