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吗?(感谢书友熊大老了的支持)

 如果调令起来,战斗力应该不错的。

 练新军这件事并不需要他操心,这段时间,他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对地方衙门的熟悉,以及对流民百姓的安置上。

 洪承畴对灾民,难民的安置效率非常高,而且积极地去采用新的方式。

 比如现在山西境内正在建造“司道”,其实就是省道。

 明朝行政区划最高级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之前建造了“京太公路”,现在正以太原为中心,分别向西,北,南三方建造水泥公路。

 其中向北到大同,向西到到陕西绥德,向南则是有两条,分别是到平阳府和潞安府。

 这几条路算是山西目前规划的主干道,这里对外贸易繁忙,公路收取过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前期投入肯定是巨大的,但出于战略意义,这路自然是修建的越早越好。

 就目前而言,山西境内的灾民大部分都是被安排去修路了。

 事实上,各地方积存的粮食并不少,关键是要让这些粮食流通起来,这样才能让灾民不至于饿死。

 煌夏商会直接促成了北方各地粮食的流通,通过种种手段,使得原本被藏在富户和地主官绅家里的粮食被释放到了市场上。

 而通过做工,百姓获得了工钱,可以买到口粮,自然也就没有了dòng • luàn 。

 这段时间,勇卫营把山西境内八大晋商的余孽铲除掉,还平定了几次由晋商引起的小规模的叛乱,可以说是完全将乱情镇压了下去。

 朱由检让孙传庭三司总督的身份直接节制甘肃,陕西和山西的剿匪安民工作,而孙传庭也很好地利用了以工代赈的方式。

 到崇祯元年四月份,基本上平定了内部的祸患,灾民有了妥当的安置。

 现在洪承畴安抚黄河两岸的百姓,也是打算采用这种方法。

 不过,除了公路建设之外,他这边还有一项重大的工程。

 治理黄河。

 自古以来,对黄河的治理都是朝廷的一大难题,各朝各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水利能人。

 其中明朝中后期的潘季驯就是代表人物。他吸取前人的成果,全面总结了华夏历史上治河实践中的丰富经验。

 他提出“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思想,发明“束水冲沙法”,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治黄”思想和实践,为华夏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位老先生已经逝世,但也有不少人学习到他的知识,虽然没有能够成为新一代专家的,可被好好利用起来,也可以做出不少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