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_

  “谢陛下!”

  至此,传胪大典已近尾声。

  接下来,便是众进士恩领赏赐,暂且离宫,或者给家人报喜,或者三两举杯同祝,共待明日的恩荣宴。

  赐给谢丕的朝服冠带由司礼监太监捧出,赐给进士和同进士的宝钞也由殿侧抬出。

  看堆成小山的宝钞,杨瓒忽然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

  幸亏不是赏赐真金白银。否则三年来一次,积少成多,户部不给钱,天子必要从私库往外掏。

  天子门生,皇帝给钱发赏不是天经地义?

  不可能?

  煌煌大明朝,万事皆有可能。

  走出奉天殿,金榜已高悬殿前。

  众进士行过榜下,哪怕三甲同进士出身,也有瞬间的激动。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无论孔圣人的本意是劝人向学做事,还是入朝为官,总之,“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已成为千年来读书人的追求,更是皇朝延续的基石。

  同之前一样,出宫之后,杨瓒即同众人告辞,与李淳三人结伴返回客栈。

  行在途中,忽遇一队锦衣卫当面驰过。

  为首者,正是被小杨探花惦记过的北镇抚司千户,顾卿。

  锦衣卫行色匆匆,队中更押解两名人犯。

  见状,路人纷纷躲避,不敢靠近半步。

  杨瓒立在路旁,扫过两名人犯,颇觉有些眼熟。想再细看,马队已过,只留一地烟尘。

  

  第二十二章 授官

  

  杨瓒四人回到客栈,书童欢喜的迎上前,掌柜和伙计皆满脸带笑。

  “四郎大喜!”

  “杨老爷大喜!王老爷大喜!”

  “程老爷大喜!李老爷大喜!”

  人生三大喜: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

  杨瓒被天子钦点为一甲探花,王忠程文等人亦是榜上有名。

  在进士出宫前,喜讯早已传出,更有快马飞驰出京,将抄录的榜单送至各府州县衙。届时,衙役皂吏必第一时至各家报喜,想必又是一番热闹。

  “小的早就知道,杨老爷几位都是文曲星下凡。能下榻小店,当真是蓬荜生辉,柴门有庆!”

  掌柜说话时,店中饮酒用饭的客人立即晓得,这四位老爷都是今科进士。其中,年不及弱冠的那位即是一甲进士,得天子钦点的杨小探花!

  “杨探花大喜!”

  “几位老爷大喜!”

  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脸熟还是脸生,都拱手抱拳,想着沾点喜气。

  声音传到店外,晓得今科探花就在店中,更有三位进士老爷,更多人涌到店中,进不来便站在门口,争相道喜。

  “瓒谢诸位厚意。”杨瓒大方笑道,拱手还礼。

  “杨土。”

  “哎!”

  无需杨瓒细说,书童噔噔噔跑上二楼,回房取来鼓鼓囊囊的几只荷包。

  荷包里是早预备下的喜钱,只等杨瓒回来,便散给道喜的人群。只没料到,四郎不单是中榜,更是今科探花!

  越来越多的人来道喜,铜钱不够,杨土咬咬牙,直接送出银角子。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哪怕爹娘晓得了,也不会怪他。

  说不得还会夸他。

  杨土甩开膀子撒钱,杨瓒忙着还礼。

  众人只为沾点喜气,压根不在意喜钱多少。哪怕只得一两个铜板,也是喜笑颜开,牢牢攥在手里。心中打定主意,回家后立即用红绳栓起来,给读书的儿孙戴在身上。

  进士老爷都是星宿下凡,今科探花的喜钱,必定有文气汇聚。给儿孙戴在身上,日后习字读书,必能机灵上几分。

  一举得中不敢想,能通通七窍,中个童生秀才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