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

 “如道家所言,世间凡有九窍者,皆可以成仙。二者道理相通。”

 “想要以心体发出天籁,就要做到‘随起随灭’,就像大自然的变化,随时兴起,随时熄灭。”

 “所谓‘吾丧我之境’,便是这种‘随起随灭’。”

 “把思想熄灭后,精神自然外浮发出,即心体发籁。”

 “届时,便可聆听乾坤万物发出的天籁。”

 “此【天籁】无声无息,即《道德经》所言【大音希声】,其内中蕴藏诸般妙理,总称为‘道理’。”

 于成业闻教,获得几分通透,礼谢老师解惑。

 书玉子接问:“如此说,老师之君心,近乎夫子天心了?”

 众人听了,齐望那一家之主。

 刘彦笑了笑,放下茶碗起身说:“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

 “天心同道运转,天地同心,天人合一。”

 “而我之心,只是刚刚能够感悟一丝道理,即便‘吾丧我’,也只是窥听‘天籁’而已。”

 说着,他眼望天色,安排众丫鬟备晚饭,领着二姐、貂儿、阿九入书房。

 ……

 进到书房,高二笑道:“贤弟今日跨出一大步,心境又见抬升。”

 “你若是来修仙,金丹垂手可得,鬼仙不在话下。”

 这个却无夸大,刘彦已具备金丹修士之心境,只要掌握修炼性命之法门,入道后能一日千里,途中不会有障碍。

 但他毫无修道之想,皆因君心夫志固道,任何人改变不了他‘笃学之心’。

 说话间,刘彦润笔,问青花舫之事。

 貂儿谈道‘闻紫青、陈霞仙、李韵兰这两日修得文光入窍’,说:“皆仗郎君训诂,授字解意,她们方能如此快获得真学入窍。”

 说着,又提到‘秦媚娘’,称:“她已获父母准许,今日酉时到西湖,其兄秦子墨同行相送。”

 “秦子墨此来,一是送妹修学,二是答谢郎君,我看有结交之意。”

 “妾身只把媚娘接上船,让那秦子墨在湖边寺庙借宿。”

 “他托我询问,明日能否来临安拜府?”

 刘彦提笔沾墨,随口道:“明日上巳,该当春游,就让他在西湖等我,届时相见。”

 貂儿记下,高二走近低眉观看他笔下之字。

 只见其运笔,在纸上写出一【靁】字。

 随着字成,一笔文光字意点入,轰隆隆【靁】字震鸣!字体闪烁电芒,与他平时写出的珠玑之字截然不同!

 高二被【靁】字雷光烁目,几分诧然转顾世才。

 貂儿、阿九各有感应,一起观看此字。

 见不仅字奇妙,且纸上升起‘大刚之气’,此气乃【靁】字震发,聚集方寸间。

 刘彦洗笔,问她们:“可看出不同之处?”

 貂儿眼眸闪雷说:“不同之处,显而易见!”

 “莫非……这是郎君今日聆听天籁所得?”

 “娘子聪慧。”

 刘彦揭字说:“今吾丧我,精神脱壳,窥听九天春雷天籁之音,从中明悟【雷】字根本之意,明白雷霆孕育产生。”

 “此‘道理’我可以随字写出,赋予文字之中,大概算是‘字意通玄’。”

 “仓颉造字,字脱胎于天地万物之声形。”

 “文字中就蕴藏万般天籁和道理,若能通透其意,笔下之字则能发出本意,彰显玄通。”

 “就如此【靁】字。”

 “我将聆听来的雷霆天籁合入字意,它便鲜活起来,是不是妙如仙家符咒?”

 貂儿点头观道:“郎君笔下【靁】字,字意震铄,能引动乾坤降气合入字意,产生雷音、雷气、雷光,堪比雷法玄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