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仙谢恩

 说话提壶斟酒。

 ……

 杭州城外,飞雪夹道,华府马车载着刘彦、万山、明渊奔回临安县。

 半个时辰后车入东门。

 华明渊相邀说:“今日天寒,晌午也未吃饱饭,不如我叫家人去酒楼置办一桌,我三人竹舍小酌……”

 杨万山附和,提袖说道:“今日与世才赴勾栏,再次领略到君子善用心,就连精通易学之女布计,也被世才看破。”

 “我欲临行求教,只怕回了洛阳,再难得君指教。”

 刘彦问他:“万山近日便要走?”

 杨万山点头说:“昨日有洛阳商船到东湖,此来乃为汤圆。”

 “世才当日回信寄汤圆之举,已见成效,汤圆之名已从宫中传至坊间,上至王孙,下至百姓,皆交口谈论。”

 “那些宫外的京城士人都想一品临安汤圆滋味,更有人说‘愿以一两品一颗’……”

 “商人们见奇货可居,便闻风而动,结伴下江南,来临安采办。”

 “昨日洛阳船来五艘,他们见识到东湖大集,又在集上品尝到汤圆,一个个赞不绝口!”

 “他们欲办三万斤汤圆回京,使人情找到我,我指点他们去东乡采办。”

 “等那三万斤汤圆办成,我便与他们同回洛阳。”

 “非小弟不愿留,只因家父寿辰将至……”

 “不然,我定要等到侄儿出生再回洛阳。”

 刘彦思虑少许,还是拒绝二人相邀,说:“今日我另有要事,慧静法师今日点明灯,我要助她一臂之力……”

 杨华二人新奇相视,问:“佛门也有‘点明灯’?”

 刘彦谈道:“释教中有‘般若学’,此学空观思想与庄学无极相似,亦可视为佛门心学,博大精深。”

 “慧静法师今日点‘般若明灯’。”

 “就好比我等入真学,点文灯。”

 “心有般若灯,能照五蕴,闻思空性,滋长智慧……”

 二人听他一番讲述,闻见释教般若经深,明白此事大过与他们饮酒赏雪,便不过多邀请。

 车道南城,刘彦辞别二友,和平儿沐风雪还家。

 杨万山、华明渊车前目送,笑颜交谈。

 明渊道:“世才兄结交广泛,身学见识达儒释道三教,他年可修三教为一身。”

 万山道:“我与你所见不同,世才将来会以儒术为尊,兼顾释道思想,而开刘门之学思。”

 说话两人回车去往华府。

 ……

 槐花巷里,大雪拥户。

 刘彦平儿到家,见正房众女围坐碳火,以老夫人为首,听慧静讲《般若心经》。

 见公子回来,众女各都起身,段虎儿最先相迎。

 她来刘府才五天,却也受到一些教化熏染。

 刘彦在正房与母亲聊几句‘瑞云之事’,便邀慧静入书房,问佛家:“可见身法空相?”

 慧静道:“虽不见空,却见光明烁烁,《心经》两百六十字照我禅心。”

 两人一言一语谈心境,来送碳火的虎儿听不明白。

 出去后她询问阿九:“公子和法师可是在打哑谜?”

 阿九关好书房门,回眸笑道:“不是打哑谜,是在说禅话,有些话明说会损禅境。”

 虎儿似有明悟说:“我明白了,就好似做豆腐,点过卤水就不能乱搅合,要等着豆腐结块,这般才能做成豆腐。”

 阿九点头道:“依着你这般比喻,慧静法师今日算是‘点卤’。”

 ……

 ------题外话------

 感谢大家打赏订阅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