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筹备

    陆大人环顾说:“古来祭祀为重,今日乃祭本县乡民。”

    “他等因疫而死,受无妄之灾,心中皆有怨气。拔除此气,可慰藉他们在天之灵,亦能减轻我县疫气。”

    “前去祭祀时,诸君佛家务必心怀诚意,不可心生懈怠。”

    “是!”

    众生员、尼姑持礼应诺。

    陆侯不多言,迈步率众出城,周围百姓交口称赞官家,有不少自愿跟去祭祀。

    从东山石崖上眺望,见众人出南门,列队如长龙,无论官民皆步行,大眼一扫约有五百众。

    于氏姐弟齐头并望,撑一把油纸伞谈论:

    “今早官家焚谷,使众乡亲怨声载道。好在他们知道祭祀。就是不知能否安抚众乡亲。”

    “可以安抚。”

    “官家得真学先生相助治理瘟疫,山谷火葬之策应该是商议好的,我料世才先生必有祭文安抚乡亲。”

    “姐姐今去东乡送药草,探望周兄,他的病如何?”

    “病无大碍,只需将养些时日就可康复……”

    说完东乡周生病情,匡娘又问小弟和爹爹如何商计的:“爹爹可愿意搬到东村?”

    于成业眼望出城官民说:“父亲倒是同意,只是搬去后置办田产,没有五十两下不来,我家现在捉襟见肘,所剩不过三吊钱……”

    匡娘低眉弄指思量办法。

    换作其他野狐,此刻已然滋生盗心,可姐弟俩全无此念头。

    于氏祖训第一条,即是【凡我族人,不得偷盗。】

    二狐想事之际,下方官道飘来一股香火,书玉子显落崖头,告知他们迎接小姐。

    姐俩欲问,就见阿九在前引路,领两位云裳美娇娘过来,面前引荐道:“这两位小姐是我公子内亲妹妹,乃常州黄家十三、十四娘子。”

    “两位小姐今来探亲,听闻于公子昨夜相助公子,又知是同族,特来一会……”

    一听是常州黄家又是同族,于氏姐弟便知二女出自八大家,连忙礼见,不敢不敬。

    十三娘领妹还一礼,打量于氏姐弟道:“于公子果如书兄弟说的,是正直狐生……”

    “我闻贵祖是涂山院长夫子,后人何故家道中落?”

    姐弟俩相视,匡娘暗下心说:“不是你等八姓狐夺走气运,我等何故沦落至此?”

    于成业秉持礼节回道:“只怪后世子孙不成器,使祖上蒙羞。”

    “小姐贵人踏贱地,我家本该招待,但我一家还住在洞中,非待客之地。”

    十四娘惊讶说:“你们连安家之处都没?”

    匡娘不爽高门小姐之言,转头说:“我家从不偷盗,何来家宅安身?小姐深居闺中,不食人间苦厄,自然不知难处?”

    十三娘笑了笑说:“姐姐此言差矣。我家两位姐姐皆嫁寒门,小妹也常见本乡寒士,岂不知穷家难处?”

    “挣家业未必要偷盗,教书、行医,经商,哪个不能安身立命?”

    “你家承祖学,只修儒学,却不知治家,学问读来何用?”

    她几句话堵得匡娘哑口无言,于成业在旁明心思量。

    阿九插言道:“你家想寻个安身处不难,我公子替令弟讨了封赏。官家承诺赏银百两,厚谢于公子之功。”

    “等赏钱下来便可来取,届时还置办不来一所宅子?”

    于氏姐弟乍闻欣喜,不想世才先生会为他们讨封。

    于成业感先生之心,眼望山下祭祀队伍,思绪潮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