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屑一顾

康永四年八月,刘诗田坐着马车行走在官道上,夏日的松江府郊外郁郁葱葱。

来往的佃农脚步匆匆,夏收结束,新一轮的播种开始了。

雨水充沛的松江府一向如此。

只是,刘诗田明显感觉这里的佃农衣衫完整。

和两年前的情形比起来好的太多。

偶尔几个娃儿跑过,身上穿着短褂子,虽然一看就是旧衣改的,上面有着不少的补丁。

但毕竟有衣物遮体了。

刘诗田不得不承认,这两年佃农的活计好多了。

现在松江府的地租已经降到了三成半。

和最高的六成比起来,下降了一半。

湖广河南陕西等地已经下降到三成。

没法,大股的流民被朝廷召集运送到南洋。

现在想要找大批的流民实在太不易了。

佃农竟然有些紧缺起来。

如果高到四成,大多数佃户宁可弃了,重新找个三成三成半的地方租赁。

刘诗田自家的田亩也是如此。

因此刘氏家族地租收入这三年减少了四成,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刘诗田看着那些娃儿有些发呆。

昔日他也慨叹名声多艰难,崇祯六年他回乡省亲,北上返京,路过临清段的运河,在左近看到佃户凄惨的生活,他因此上书言及百姓之苦,请陛下减免税赋,安抚天下。

当然,朝廷窘迫的财赋,没法减免赋税。

而今日,百姓生活好了太多。

两年前他回京,途径旧地,已经发现了苗头。

当年穷困的临清左岸百姓,基本可以饱食。

当时他心里就是踌躇,是否辞官返乡错了。

到现在他还想扪心自问,错了吗。

天下大治有了实现的可能,代价却是士绅的收益大减。

天下士绅暗地里痛骂那位陛下成了潮流。

只是他困恼在,昔日读书时候天下承平的愿望实现了,百姓经过几十年dòng • luàn 可以安居度日。

那么他刘诗田是否痛恨那位陛下呢。

一个多时辰后,马车抵达了青浦县望海楼。

今日是青浦县同窗为蒙师王夫子祝寿的日子。

几十名同窗一同为王夫子祝寿。

刘诗田一下马车,王夫子的长子王抚民已经迎候在那里。

“多谢刘侍郎亲临,学生代家父迎候多时了。”

王抚民极为客气。

其实两人相差两岁,也是同窗。

只是刘诗田以举人入仕,仕途还算顺畅,从刑部右侍郎任上辞官,而王抚民最后只是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如今也无法踏入仕途。

刘诗田也是王夫子的弟子中官职最高的,因此王抚民如此恭敬迎候。

刘诗田连称不敢。

两人寒暄几句,步入酒楼二楼大厅。

此时已经有几十名昔日同窗抵达,大厅里相当的热闹。

刘诗田进入后,众人立即上前见礼,那是相当恭敬。

虽然刘诗田辞官归里,但是,天知道什么时候起复了呢,再说了京官多年,必有人脉,那是得罪不来的。

众人寒暄过后落座,众人饮茶等候王夫子到来。

席间,话题就转向了佃租。

没法,这是他们家中最大一笔收益。

这几年来的不断下降,让他们痛彻心扉。

‘一年少了五成收益,这日子太苦了。’

一个赵姓同窗坐在那里痛心疾首状。

刘诗田看了看他偌大的肚腩,不知道他苦在哪里了。

‘正是,不只是收益大减,关键是那些泥腿子硬气的很,你不给他三成半的租约,他带着老小到期走人了,去年我家有六百多亩撂荒了,’

一个李姓同窗也叹气。

“不成就弄个真假租契又如何,”

一个同窗低声道。

“嘘,这事可不成,你看今日邓四邡没来,那就是他的一个幕僚将其告发了,就是真假两份佃租的事儿,说是他逼迫佃户签字画押,暗里的佃租是五成,不签字画押,家丁殴打,结果他的一个幕僚和他反目后,把他告发了,结果当即被青浦县下狱,如今送去了松江府大牢,听说不日发送吕宋开荒呢,家产被罚没九成,惨的很。”

李姓同窗低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