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新式武器

    检校少保,即候补(副)太子少保,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太子三公三孤自古就是官员的最高等级,汉晋时已经成为虚衔,主要用来嘉奖、提升官员的品级。

    绍兴七年,岳飞三十五岁官拜太尉,为宋代武职官阶之首,两年皆以太尉、任武胜、定**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职。

    武官官阶上已经到顶,相当于大元帅,身兼两镇节度使(虚的两个省军区司令员)、两路宣抚使(实的两个省军区司令员),等同大军区司令员。

    绍兴九年,授开封府仪同三司(其余与上年同),乃宋代文职官阶之首,从一品。开府意为建公府,自选僚属。仪同即视同,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而得享受三公的待遇。

    再往上,就只有三公可以升了,那就是正一品了。

    绍兴十年,岳飞加少保,任武胜、定**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兼营田大使。

    封太子少保,再往后升就只能是太子太保或者太保、太师了,不过要当太师、太傅、太保的话,须得是前朝老臣,或者得下一任皇帝封。

    实职方面,岳飞不仅是大军区司令,而且南北诸路的战区司令都受其节制,可算是方面军司令员,类似于东北军区司令员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韩世忠也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不过他这个方面军(野战军)的实力不如岳家军,岳家军的兵力占南宋总兵力的十之六七,且战力最强,南宋唯一的一个骑兵集团军就在岳家军。

    岳飞能有今日之成就,跟自身的实力自然是分不开的,但是赵构给的偏爱也足够多,不然以岳飞的性格,在军中树敌颇多,要是没有赵构罩着忍着,恐怕也难成大事。

    赵构给李寺讲了岳飞的成长经历,李寺才算是对岳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有一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觉。

    少了岳飞,南宋领土岌岌可危,少了赵构,岳飞的成长没有这么迅速,总之,两人可以说是相爱相杀。

    但要论到谁更重要,百姓的偏爱是岳飞,但是李寺知道,没有岳飞,还有宋飞、李飞,但是没了赵构,要是换赵桓、赵二,只怕南宋已经灭亡了。

    “老赵,你对岳飞的态度还是相当开明的,一定要坚持下去。”要是李寺没有穿越而来,岳飞的寿命不久矣,这是赵构不得已的选择。

    但是既然李寺来了,他决定给岳飞和赵构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我对岳飞的态度一向是重用有加,这你也看的出来,可他有时候实在是恃才傲物,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

    赵构说的属实,在从岳飞参军第一日起,就有这样的倾向,只要是反对他北伐的阻碍,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他也不留情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使是在军中历练多年,岳飞的这个脾气还是生在骨子里。

    “你刚说给我个宣抚判官,是几品的官啊?”李寺对于官位还是有兴趣的,虽说俸禄不如他做生意多,但是宋朝是崇尚做官的,商人再挣钱也不如有个官阶加身。

    “最少是三品,你想要几品?”赵构心想,你想当几品官,那还不是我一句话的事?但既然你对官阶有兴趣,那我得好好的敲诈一下你。

    “哎呀,品级当然是越高越好,不过我这空降的官员,你给我再大的官,恐怕也不服众啊。”

    “你的意思,你不要官阶,你义务帮助你的结拜大哥打仗吗?”

    “那肯定不行,我毕竟出了力,朝廷多多少少还是该意思一下吧?光说我捐的那些钱粮,给我一个转运使也不为过吧?”

    转运使相当于一省的长官,李寺也开得了口,不过转运使不管军队,只管经济,地位远不如宣抚使,只由五品官以上担任。

    “宣抚判官你先干着吧,有了成绩到时再给你封赏。转运使这种低阶官,对你来说不是大材小用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