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岳飞的荣耀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赵构一看大怒,你个小兵卒子,说话不经大脑,家国大事是你能议论的吗?于是剥夺了岳飞的兵权。

    岳飞这次被一撸到底,连去背行军锅的资格都没有,被革除军职、军籍。

    八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此时,“声满河朔”的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正在大名府多方收揽英才抗金。张所知悉岳飞的遭遇后,便留他“帐前使唤”。这是岳飞第四次投军。

    岳飞见识非凡、武艺高超,张所破格提拔他。“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第四十阶),任河北招抚使司中军统领,后又升为统制,隶属于名将王彦部下。这时候岳飞的官阶大致是准将,职务(差遣)是旅长。

    张所因主张抗金,早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被张所派遣去收复卫州(河南卫辉)等地的王彦、岳飞一部,随着张所被贬及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

    金兵势大,王彦趋于保守,岳飞擅自率部发起进攻,击败金军攻占新乡县。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部是宋军主力(实只七千余人),调集各路金军围攻,岳飞率部死战突围而出。

    王彦因此与岳飞不和,不再同意与岳飞合兵一处,岳飞遂独自率部战斗。所以,岳飞从小就有些不听上级号令,在军中树敌颇多。

    此时宗泽任东京留守司留守,岳飞率部来投,再次归入宗泽帐下,任东京留守司统制。

    建炎二年(1128年),岳飞此时二十六岁,七月初一,连续二十四次上书北伐而未获赵构支持的老将宗泽出师未捷身先死,杜充继任留守,宗泽策划的北伐夭折。

    七月十五日,岳飞按照宗泽生前部署率部进驻河南府(洛阳)。

    八月,金军大举进攻,妄图攻取陕西。岳飞所部首当其冲,与金军大战于虎牢关,击退金军,升武功郎。

    此后多次转战,到建炎三年时他因军功先后补武经大夫、武略大夫借英州刺史、武德大夫英州刺史(三十五阶升至第十九阶)。

    宋朝的刺史是从五品的武臣寄禄官(代表官员身份地位的虚衔),无职掌,无定员,级别大致是副厅级+。武官官阶方面,大致是中将,虽然职官只是旅长,但是军衔很高。

    建炎三年(1129),金军在岳飞这儿碰到硬钉子,于是转变攻击方向。

    一月,徐州、淮阳、泗州陷落,二月,天长军(安徽天长)被攻陷。赵构慌忙逃至杭州,五月移驾建康(南京),不久又转回杭州。六月,杜充以勤王为名放弃开封,岳飞苦谏无果,只得随军南撤。

    秋,金军多路南侵,其中完颜兀术(金兀术)领军直接进攻江南,妄图一举灭亡南宋。十一月,金军渡江后,杜充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燮的一万三千人策应。

    二十日,陈淬率军力战,岳飞独率右军与金军对阵,然而王燮却不战而逃,陈淬战死,诸将皆溃,岳飞苦战无援,二十二日整军退往建康东北的钟山。二十三日,杜充放弃建康逃跑,继而降金。

    金兀术渡江后冲向杭州,各路宋军纷纷溃败,赵构坐海船逃至海上躲避,据说因此受惊吓造成了不举。当然赵构不会对李寺说起。

    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领军在金军后方发起进攻,多次给予金军重击,收复多处失地。

    建炎四年(1130)二月,金军北撤,受到岳家军截击,损失惨重。五月,岳家军收复建康,俘获万户、千户以下千余名金兵,这是岳家军首次辉煌胜利。

    四月任御营使司统制(隶属张俊),收复建康(南京)后,岳飞押送俘虏面圣,这是君臣俩第一次相见,补武功大夫(第十五阶)、昌州防御使,通、泰州(南通、泰州)镇抚使兼泰州知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