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全场消费由李公子买单

    李寺觉得,下午这场演出,既能增加通文苑的客流量,又能给乐队排练的时间。

    因为下午的客人少,乐队的配合即使有些不熟练,也不会引起多大的不满,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上午就不要排练了,大家都是很晚才休息,上午补个觉。”

    宋朝的夜生活已经和现代没有什么区别了,像勾栏瓦肆这些yè • chǎng ,都是通宵营业,如果乐队晚上收了工,再利用上午的时间排练,身体受不了。

    当然了,勾栏并不只有戏班一种表演形式,有时候会上演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说话,就是后世的说书,还有杂技等等,相当于一场小型的文艺晚会了。

    但是李寺觉得,与其去丰富表演形式,不如把乐队这样一种形式打磨好,打磨出不同的细分类别,可以是交响乐,可以是歌伴舞,可以是流行歌曲,总之要把演出资源充分的挖掘出来,不去向外求。

    换言之,一个皇妃乐队,应该囊括整个通文苑的演出时间。

    这就是李寺的差异化战略,一定要让客人记忆点,人们一提起通文苑,就会不自觉的把它和一般的勾栏瓦肆给区分开来。

    戴春来按照李寺的吩咐,和那些早到的客人宣布了几个消息,一是春来戏班改成了皇妃乐队,二是通文苑以后下午也会有演出,三是通文苑以后只会有皇妃乐队一个常驻演出团队,四是通文苑的小吃会升级。

    早到的客人中有一个常客,人们称他做宋员外,真名叫宋河,是临安城里一个地主,在后世他可以被称作“包租公”。

    宋员外平时没什么爱好,就喜欢逛勾栏瓦肆青楼等场子,也是通文苑的常客,他自然是认得戴春来的,听戴春来说通文苑改了经营方式,他有些不满。

    “戴班主,我来通文苑,就是为了听你们春来戏班唱戏的,你现在告诉我你们不唱戏改奏乐了,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虽然宋河对皇妃乐队演奏的曲子也很是喜欢,但是毕竟他是个票友,听了那么久的戏,对每一出戏都有感情了。

    听到他的评论,有几个客人也是纷纷附和,能在这个点来勾栏里潇洒的主,那都是不差钱的,他们不担心店里的东西涨价,就是担心自己爱好的东西变味。

    “宋员外,你放一百个心,我们乐队的演出,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戴春来自己是传统的戏班出身,连他都甘愿跟着李寺转变艺术道路,他相信客人们迟早也会改变观念。

    “戴班主,刚才那个站在乐队前面的年轻人是谁?好像你们戏班都在听他的手势演奏。”有人看出了李寺的作用。

    “那是我们乐队的主人,哦,现在通文苑的掌柜也是他。”戴春来知道李寺的性格,李寺也交代过,不要把他推到前面,包括晚上正式演出的指挥棒,也交给了戴春来。

    所以,戴春来只是略过了李寺的介绍。

    宋河皱着眉头说:“他一个小年轻,不但收了你们春来戏班,还收了通文苑,到底是什么来头?他有什么能耐经营这么大一个场子,你们可不要跟着他乱来。”

    戴春来笑道:“宋员外严重了,他经验很足,别说这个场子,十个这么大的场子他都经营得过来。”

    原来戴春来只知道李寺是老李烧烤的掌柜,并不清楚李寺真正的本事,可是从昨天和万文远谈判接下通文苑,到今天通文苑正式在李寺手里开业,本来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李寺轻易就做到了。

    尤其是看到李三祥的办事干练程度,加上李三祥跟戴春来说过他是李寺一手带出来的,戴春来就知道,李寺的能耐不一般。

    老李烧烤现在的名声已经不止于食肆餐饮业内鼎鼎大名,但凡是接触过商业的人,都知道临安城出了这么个奇迹,仅仅数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烧烤摊,成了分号遍布江南的食肆巨龙。

    现在戴春来相信,李寺确实有真本领,才能谈笑间举重若轻,光是他编出的那些个让人神魂颠倒的曲子,就已经让人惊为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