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喜洋洋

    后世你不管什么时候走进一家咖啡馆或者是小酒吧,它都会放点音乐,让客人坐的久一些,坐的久自然消费就越多。

    而现在皇妃乐队在台上,却只有一些零散的乐器奏出一些试验音,听起来更像噪声。

    李寺走了过去,对所有乐手说了一句话,“所有人,我们一起来合奏一曲小调,人不齐没关系,没来的乐手就让他的乐器空着。”

    林森问道:“少爷,你让我们演奏哪个小调啊?”

    “来一首喜洋洋,听我指挥!”

    台下的散客们见台上的乐队好像要开始演奏的样子,开始议论起来:“诶,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才下午,春来戏班就准备演出了?”

    “不对啊,看他们的阵势,不像是要唱戏啊?”

    眼尖的熟客发现,春来戏班并未留出演员的表演区域,反而是乐手们坐到了舞台上。

    李寺没有理会台下的议论,他两手一抬,眉眼也跟着一抬,给乐队发出了一个信号,乐手们立刻准备好了手里的乐器,正襟危坐。

    “快看快看,他们要演奏了。”

    “怎么连演戏的角儿都没有,他们这是打算纯粹奏乐吗?”

    李寺右手一挥,一阵灵动的音乐便飘散开来。

    喜洋洋这首曲子是后世的作曲家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全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

    a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乐曲在热闹的气氛中开始,然后以两个笛子声部的重迭、顿音和加花的手法,轻快活泼,并增加了热情洋溢的气氛。

    b的主题根据另一首山西民歌《碾糕面》改编,作者保持了原曲舒展的特点,将上下两句发展成起承转合的四句;加上笛子、二胡与板胡以各种技巧润饰旋律,木鱼则以规整的节奏衬托曲调,喜悦的歌声犹闻在耳。

    喜洋洋一经创作,便成为了很多公开场合的迎宾曲,因为它的曲调太活泼欢快了,可以让客人感到轻松,作为迎宾曲再合适不过。

    现在喜洋洋提前来到了宋朝,今天提前来到通文苑的客人们有了耳福,他们被这首欢快的曲子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

    “太好听了,这是什么神仙曲子啊……”

    散客们跟着旋律摇头晃脑,尤其是配上小二殷勤推销的“御湖春”,那感觉不知道多么的逍遥。

    没错,御湖春已经在老李烧烤的所有分号提前供应了,毕竟是李寺自己最早酿造的佳酿,当然是提前供应自己的餐饮连锁。

    而这个酒也被李三祥布局到了通文苑。

    喝点小酒,听个小曲儿,这是非常搭配的一件乐事,但这美妙的享受,只有在通文苑才能实现。

    戴春来听到喜洋洋在前台奏响,连忙走了出来,他刚刚还在后台检查布置一些事物,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

    这喜洋洋的曲子,说好了是今晚作为皇妃乐队的开场音乐的,一下子抓住客人的眼球,怎么现在还这么早就被乐队奏出来了?

    虽说现在的客人还少,毕竟也还是泄露了皇妃乐队的拿手好菜。

    当他走到台前看到李寺,就明白了这是李寺的主意。

    “少爷,你怎么把喜洋洋给演奏啦,不是说好晚上开场用吗?”

    李寺微笑道:“没关系的,现在就三三两两几个客人,我们要感谢他们这么早来支持我们的生意,让他们提前享受一下美妙的音乐。”

    台下有熟客认出了戴春来,大喊道:“戴班主,你们戏班这是搞什么名堂啊,这么好听的曲子怎么以前没听你们演奏过?”

    “呵呵,客官,这首曲子是我们最新创作的,今天是第一次演奏。”

    “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啊?”

    “喜洋洋。”

    “好名字!来,戴班主,我敬你一杯!”

    戴春来冲李寺看了一眼,征求李寺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