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八个指标

    第三,如果我们本身选的就是大市值股票,龙头白马,公募基金重仓股,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因为自己看不懂财报而进了坑,我们看不懂财报不要紧,市场上能看得懂财报的人多的是,那些基金经理和他们身后的投研团队天天就在干这事儿,甚至这些白马公司的竞争对手也会雇人去研究它的财报,蹲它的工厂看看往来车辆是不是能够与出货量匹配,总之但凡这些大蓝筹财报有一点猫腻,立马会被人揪出来然后推上新闻头条,不需要我们做啥技术活,我们要做的就是拿出一点耐心,动手查一下指标。

    对于现金收入比这个指标,上雪认为可以有助于我们优中选优。

    比如当我们资金不足,用六维评价标准选出来的股票有很多只,最终不懂投哪个时,就可以用现金收入比代替经营性现金流,只投现金收入比大于100的公司。

    2、净资产收益率。

    关于净资产收益率roe,作者是这么认为的: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当然,这种暴利是没法持续的,所以算年化收益率的意义不大。对于很多公司,我们要看持续盈利能力。

    在做投资的时候,我会选那些净资产收益率过去五年一直在15以上的公司。

    净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很多,好公司和普通公司的区别在于:好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会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这个观点基本与我们之前的六维评价标准一致,而且15以上这个指标已经算比较低了,如果大家资金有限,直接投roe超过20的公司即可。

    3、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

    作者认为:

    “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这两个指标的数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是从资本的角度去看盈利能力的强弱,而这个指标是从人的角度去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强弱。

    私募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管理的资金每增加一个亿,相应会多招一个研究员。私募的管理费一般是1,换句话说,私募公司每多一个亿的资金,就多了100万元的管理费收入,所以人均创收大致为100万元,而人均创利是多少则要看业绩好不好,以及分成比例是多少。

    在做投资的时候,我会选那些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都很高的公司。

    多少算高?其实没有绝对数字,需要与行业内的其他上市公司做比较才能看出来。不过有个简单的筛选法则:现在沿海地区普通工人的年收入为6万~7万元,所以人均创利在10万元以上,同时人均创收在100万元以上的公司应该算是比较好的。

    比如,杭州某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领军企业,根据公司公告,2016年的收入为320亿元,净利润为74亿元。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共有员工20013人,人均创收是160万元,人均创利是37万元,是盈利能力非常强的企业。”

    这个指标这么分析是没错,但上雪觉得选股的时候不太有必要采纳,因为其实其他指标,比如毛利率、roe、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的差值就已经可以帮我们筛选出产品赚钱能力强,为股东赚钱能力强且一直都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公司了。

    我们投资的目的就是让一家公司给我们赚钱。

    只要这家公司赚钱能力足够强,我们根本不需要管它雇佣了多少人,人均创收了多少。

    换句话说,如果一家企业每年的roe都在20以上,它人均创收低于5万上雪也是没意见的,说不定它这行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需要这么多人,如果都选人均创收高的,那选出来的大多不是金融就是互联网,没啥意思。

    后续论点见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