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风险厌恶

    本章接上回分析

    【第4点“复利”前文已经分析过,本章跳过】

    5、1万元的亏损所带来的心理痛苦,是1万元的盈利所带来的喜悦的两倍。投资者一旦有了这个心理根源,就会开始厌恶亏损,看到账户里的股票是亏损状态会异常难受,反倒是在“割肉”卖掉后觉得轻松了,转头就“选择性遗忘”了。为了躲避亏损,投资者想出了一个办法,美其名曰“止损”,其实是亏损后卖出。反复“止损”的结果却是产生了更大的亏损。

    只要我们是人类,是生物,一开始都会厌恶亏损。

    我们刚进入市场的时候,看到账户上亏损了,第一时间想的就是逃跑,这是已经被写进生物基因里的自我保护功能,就跟小白兔看到大灰狼的反应一样,这样的自我保护机制让我们得以从两百多万年前繁衍至今,并且生生不息。

    人类固有的基因表达出来后,就会影响我们的神经元,进而影响我们做出的每一次决策。

    如果这种厌恶亏损的基因序列在一个人身上表达到极致,体现出来就是这个人看上去有被害妄想症,不仅一点损失都不能接受,还觉得别人给你推荐的投资机会全是“总有刁民要害朕”。

    这样的人如果不培训自己的投资能力,那么适合他们的生存方式就是老实赚工资,或者购买国债,毕竟国家主权信用还是要相信的,如果国家主权信用都没了,那你手里存的那点钱基本也就跟废纸没有区别了,藏在内衣里也于事无补。

    这类极度厌恶风险的人应该连银行理财都不要去买,因为以前的银行理财还能保本保息,银行拿着他们的钱去投资,亏了还会用自己其他业务的利润给他们把这个坑填了,但现在政策规定全部不让填,所以亏了只能自认倒霉。

    其实只要稍微学一点理财知识,就知道把钱存银行是非常傻的行为,还不如购买银行股票,毕竟购买银行的股票是有股息可以拿的,而且这个股息现在已经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了。

    股息是什么?

    股息(dividend),即股票的利息,是指股份公司从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的税后利润中按照股息率派发给股东的收益。

    说白了就是你每年持有的银行股票,银行按你持有的比例给你利息。

    现在很多银行的股息率都达到了5以上,但是活期存款利率呢?

    如果从平均的角度来看,目前活期存款三个月平均利率大概在145%,6个月平均利率大概是171,一年期平均利率大概是2,两年期平均利率大概是27,三年期平均利率大概是341%,5年期平均利率大概是318%。

    我们横看竖看上看下看,无论怎么看,事实都告诉我们把钱存在银行吃活期利息还不如把钱拿出来买银行的股票拿每年拿固定的股息。

    比如一家银行a,现在的股息率达到了667,等于你买它100元的股票它每年给你的股定收益是667元,所以只要股息率够高且你拿的就是固定利息,有固定利息可以拿,就算这家银行的股价近几年横着走又如何?

    我们看看银行a一年期活期存款利率,上雪一查,是2,与667相差了467,也就是如果现在我有10万元存款,我买股票拿股息比我直接存银行一年理财收益可以多出4670元。

    4670元在很多二三线城市都够一个月生活费了,相当于一年里有一个月家里的伙食银行全给我们包了,这难道不香么?这真的就是稍微有点文化都能赚的钱。

    还是那句话,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对于极度厌恶风险的人来说,他们看什么都是风险,他们厌恶风险的同时认知还很难提高。

    就比如上雪把这种理财方式告诉我的外公外婆,甚至我爸妈,他们肯定都是不能接受的,他们以为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存款,但其实他们正在用看似最稳定的方式对家庭进行着经济犯罪,上雪看着老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的攒下来的那点钱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被通货膨胀蚕食,一点办法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