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阳谋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国朝堂,从不缺各种热闹。征西将军人选基本敲定之后,由谁执掌中护军,成为各派间热议的焦点。洛阳内外,皆蠢蠢欲动。

    中护军掌管着皇城门户,护军将军又直接执掌魏国武官选举,是炙手可热之位,各方都欲先发制人占得先机。太极殿里,少不了又是一番好热闹。

    司马懿性情谨慎,朝堂议事时一般都是察而后动,不会先行启奏。今日议事时却一改既往,率先出列,抛出了蒋济的宝贝独苗儿子蒋秀,从文采武功到品貌德行,面不改色地极力吹捧了一通。

    就连脸皮厚如墙的蒋济本人都禁不住有些脸红,不好意思再听下去了。

    他儿子蒋秀更是一脸迷茫地站在文臣队列之后,脑中各种问号——我是谁?我在哪?……

    司马懿口若悬河地说完,群僚目光煞是精彩,纷纷各种意味地看向“哈哈侯”蒋济。

    蒋太尉简直觉得后槽牙疼。合着前些日司马懿登门蒋府,左吹右捧地拉着他演戏热身呢?戏演一遍犹嫌不过瘾,如今故技重施,变着法儿地还要拉他配合再演一遍?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他面上却迅速作出反应,堆出笑道,“中护军乃我朝门户,非同小可,举足轻重,犬子资质庸常,实难堪此重任。”

    太傅太尉二人一唱一和说得热闹,谁的资质如何,大家眼光皆是雪亮。

    饶是小皇帝曹芳少年顽劣,平素也能看出一二。于是他道,“如此说来,依众卿之见,还有何人可担此任?”

    曹爽出列道,“陛下,依臣之见,如今,我朝壮年才俊甚多,譬如,王彦云老将军之子,王公渊常侍。王老将军德行功绩皆堪称当世翘楚,其子也是文武双全,风采不输其父,王常侍德才兼备,有目共睹,臣以为,其可堪护军重任。”

    王凌老将军是四朝老臣,魏室几任君主一直对其颇为看重。王公渊是王凌长子,为人稳重周密,沉着有礼,王氏父子在朝野一向素有美誉。

    因此,曹爽话音一落,不少人跟在其后点头附议称是。

    “多谢大将军抬爱,微臣德薄才浅,怎敢担此大任。”王广出列谦推道。他前两日已给远驻扬州的父亲王凌去了封信,言明京中形势,目前尚未收到回信。

    “大将军慧眼识英才,老臣十分赞同。公渊常侍着实不错。我朝人才辈出,实为社稷之福!臣也推举一人,并州刺史陈玄伯……”蒋济堆笑道。

    蒋济和原司空陈群生前关系不错,推故人之子也在情理之中。

    “陈玄伯虽然年纪轻些,却颇懂治军之道,刚至并州就任不久,就有捷报来传,实属后生可畏。”

    并州刺史陈泰是陈群之子,字玄伯,为人沉勇刚毅,性情谨慎。身为大魏功臣之后,不贪恋京城舒适,却自请镇守西陲,年初刚刚就任并州刺史。他主理并州军政事务以来,善于体察民情,对当地一些游牧民族恩威并施,短短几月,就已颇有成效。

    而且陈泰一直行事低调,凡事尽量避免介入朝堂争斗,为免授人以柄,这才自请离京,镇守边关。

    所以,精明的蒋太尉所荐之人,既成全了故人情谊,也是个哪派都不得罪的折衷之选。

    看到曹爽轻轻点头,小皇帝才道,“王公渊、陈玄伯、蒋俊英几位爱卿可暂为护军将军人选,此外,还有何人举荐?……”

    “微臣不才,今日毛遂自荐,愿尽绵薄之力,尽力护卫朝廷,守护皇城。”从队列后面走出一人,躬身施礼。

    不少人纷纷侧目,大感意外——说话之人非是旁人,正是平日里寡言少语的司马师。

    司马师目不斜视,大步走至殿前,双手向御前内侍呈上事先备好的千言书。

    曹芳大感意外地接过,看了两眼。又递与御前内侍,示意传给两位辅政大臣曹爽、司马懿过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