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藏匿在道书中的千古神书

    而北方修行体系日渐完善,百年后甚有十余人前后十年内飞升,南派修行中以扶摇子、重阳子等高修飞升而去;

    南北神朝皆认为此平衡会维系五百年有余。

    而崛起的异族,赚取气运,创立神朝,与炎宋海上盟约,共击黄辽,连破五都,黄辽皇族遁入西域;

    真金崛起势不可挡,北方修行体系集体归附,真金破灭黄辽,背起盟约,南下攻炎宋,连破二京,掠钦、徽二仙帝及宗室数十万余众北归。

    财宝连绵百里不绝,稀世珍宝数不胜数,真金之强悍,远胜于北辽,其神朝法宝,乃为先天之数;

    南派各宗见此,力挽狂澜,于三战破真金一统之势,护住炎宋龙运。

    此举此辱,千古难寻,纵观天下神朝,唯炎宋最为屈辱,二位仙帝被俘,帝后沦为玩物,皇子、公主任意欺凌、殉葬;

    不如人样,其真金称呼为奴隶,道心不稳,福寿无德……

    “……千古奇耻,千古奇耻,贫道以微末之力,予以覆灭北派,肃清真金,方解此恨!”

    宋行看到最后莫名其妙,后缀行文,毫无章法,更似是随心所欲,以他的理解,撰写南北神朝·宗派志的道士;

    应当是全真一道的道士,且身份尊崇,至今天下仍有其传说。

    全真七子后人,全真道六代掌门,尹志平。

    宋行思索许久,捉摸不透这本南北神朝·宗派志,“其中内容记载全面且详细,但为何,没有下本?”

    纵观整个府库,令他颇为无奈的事情。

    这本宗派志,没有下卷,这就很扯,真金也好,黄辽也罢,甚至炎宋都可,至此都已化作岁月尘埃;

    如今天下归大元神朝所有。

    些许种种,又有何不解与不同之处?

    “等等,以本座的理解,全真道似从最初便对北派修行体系厌恶,以炎宋修真界领袖扶摇子与重阳子行踪轨迹来判断;

    其一生都致力于北伐,奈何天不遂人愿,扶不起的阿斗,终究是岁月中的过客。”

    宋行整理归纳了一番圣唐灭国至炎宋建立的时间内,大地上出现的割据神朝,大小二三十个,造成的乱象;

    底蕴的缺失,至后天周东征西讨,十年休养生息,方才恢复些许。

    各宗派再以底蕴出马,扶持炎宋,南征北战统一南方,已经是强弩之末,而炎宋也并未如宗派所愿;

    背弃华山盟约,得不到神朝资源倾斜,各宗派只得独自休养生息。

    不然也不会发生千古奇耻,钦徽二仙帝被真金俘之北方,堂堂二位帝后也不必沦为奴隶玩物;

    纵有兵家传人出世;

    北伐而去,却也不得站稳局面的炎宋的支持。

    “呵呵,与其说是宗派不自量力,不如是圣唐的教训太过深刻,令炎宋天家,产生忌惮心里。”

    宋行苦笑着,只觉得命运弄人。

    曾几何时,辉煌于世,光耀四海的圣唐,不过是毁在了逐渐强悍的宗派手中,无尽的内耗中,辉煌坍塌;

    圣唐再无武天周篡位时期的坚韧,一蹶不振,宗派为了争夺修行资源,于外敌而不顾。

    若非如此,安有外族崛起,创立神朝的机会,若圣唐再持续百年,恐怕这四海之地,南荒南疆;

    都将化为圣唐的养料,再度续辉煌。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救。”宋行呢喃着,翻开道书,以刻刀写下心中感悟,“人发杀机,天地不宁;

    德行昏丧,底蕴尽失,千古奇耻,南北对立,相抗而起,缘起宗派,缘灭宗派,圣唐一时,二百年昙花;

    犹如神汉、壁如灵隋……”

    洋洋洒洒上千文,宋行深深吐出一口浊气,这里没有他所需要的答案,解开了南北修行体系的差异;

    道徒时遇到的那些驳斥道书得以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