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回 皓首匹夫逞威风

    此事便一直搁置到了此时,而今那负责征讨江南的左将军吕灵还未凯旋,江南战乱久久不能平息,可那吕灵却一再上书,只说是地方贼寇作乱,暂时无有精力处置,想来不日便可恢复安宁,天下大定。但今日这刘通却得到最新的战报,这哪里是甚么流寇抢匪,分明是前朝“余孽”,“为祸”地方,而他们的势力也绝非如那吕灵上报的一般,只是几百人的小队伍,而是上万的起义军,并且已然攻占了南方三府,声势浩大。

    江南刚刚平定为有多久,卫国在此地的根基还不平稳,若是此时不能将这股义军扼死在摇篮之中,只怕不日他们就要杀奔京师而来。而那吃干饭的吕灵却将如此强敌置于不顾,更是叫刘通气愤不已。更何况那尹温烈,乃是他日思夜想,想要取下人头的死敌,正是因为此人,自己最为疼爱的外甥死于非命,自己的亲弟连吃败仗,最后死的不明不白,他做梦都想擒住尹温烈,如今他主动冒出头来,自己岂能坐视不管?

    故而那刘通便想着给那吕灵施压,但以他自己的名义,只怕难以叫朝中那些老帮菜与那吕灵心服口服,故而他换上朝服,戴好衣冠,手捧御赐上方剑,连夜进宫去。来到宫门前,不想却被那门前的金甲侍卫拦住,身旁随从遂怒斥道:“睁大你的狗眼看看!这可是当今的太尉大人!”那侍卫闻言慌了手脚,当即让开道路,刘通便提着宝剑在禁宫之内肆意行走,全无阻挡。

    且说这刘通直奔皇帝寝宫而去,而此时已然临近亥时,三宫六院早已安歇,年纪轻轻的广德皇帝此时正拥着贵妃在龙榻之上安睡,不想却被屋外传来的一阵急促脚步声惊醒。他木讷的从金丝帐内探出脑袋来,不知是何人胆敢擅闯后宫,揉了揉惺忪睡眼,却见那刘通提着尚方剑快步敢来,大步快行,剑履上殿,径直来到龙床前,也不下拜,也不行礼,只微微颔首,说道:“陛下。老臣深夜觐见陛下,还请陛下莫要怪罪。”

    口气极为不逊,认定了那小皇帝不敢拿他如何。准确的来说,这广德皇帝不过是他这一干随着那沈钦征战四方的老臣,共同扶植起来的傀儡罢了,根本无有甚么实权。这广德皇帝唯一的作用,便是告诉天下人,卫国的京师还坐着一位皇帝,你们皆不能造反。而真正的实权,则紧握在像刘通这样的老臣手中,广德皇帝任由他们操控摆布,毫无尊严可言,但这却是他唯一可以留下性命的方式。

    故而那广德皇帝赶忙陪着笑脸说道:“怎么如此,怎么如此......朕岂能怪罪老太尉。但不知老太尉等不及明日上朝,深夜进宫,有何贵干?”面无表情的刘通遂从袖中取出那战报,丢在那皇帝身前,徐徐说道:“请陛下一观!”广德皇帝不解其意,但还是按照他的吩咐,披上件衣物,摇摇晃晃站起身来,复又蹲下身子,伸手拾起那沾染着半点血迹的战报,一看究竟。不想读罢此战报,那广德皇帝不仅没有甚么惊慌,反倒苦笑着问你刘通道:“敢问老将军此外何意?这军国大事,一向有老将军来处理,那需要朕来掺和?爱卿打算如何,朕一定全力支持。”

    刘通闻听此言,抚着白须点了点头,却冷笑一声,复又开口道:“既然如此,请陛下下旨。”不知是那广德皇帝未曾听清,还是他未曾回过神来,紧跟其后忙多问了一句:“下旨做甚么?”刘通闻言一声冷哼,似乎心中不悦,惊的那广德皇帝险些跪坐在地,但他还是守住了皇帝最后一丝尊严,故而那刘通复又说了一遍:“下旨讨贼!”

    广德皇帝闻听此言,连连点头称是,当即寻来笔墨纸砚,搭起龙案,便要亲自为那刘通草拟圣旨。“但不知老爱卿需要朕如何草拟这圣旨?由何人挂帅出征,最为妥当?”广德皇帝小心翼翼的问道。刘通思索一阵,便不再停顿,一口气说了个透彻:“陛下就写,左将军吕灵,奉旨征讨江南,多有不利,办事不当,有辱朝廷天威,故而将他连贬三级,除去兵权,命他回京师前来受审领罪。”那广德皇帝不敢怠慢,当即提笔,按照那刘通老匹夫所说的,一一写在圣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