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

 “肖山,你怎么回来了?”阿济格安坐在介休衙门之中,开口向坐下下首的年轻人问道。

 此时此刻,介休衙门里血迹尚未干涸,仍然充斥着浓郁的血腥味。

 不过,那年轻人“肖山”丝毫不在意,反倒点头哈腰道:“听闻主子位临奴才家乡,奴才哪敢怠慢?”

 “早让哥哥暂且管起张家口事务,奴才自个快马加鞭返回了祖籍。”

 “好奴才!”阿济格闻言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由赞了一句,然后才开口问道,

 “对了,附近军情如何?”

 那“肖山”得了阿济格的夸赞,顿时喜不自胜,连忙汇报道:“奴才听闻‘顺贼’勐攻汾州府不下,是以调集了大军,这附近的孝义、平遥、祁县和灵石皆有人驻守。”

 “约莫有多少人?”阿济格闻言一愣,怎么这和他想象的“腹地空虚”完全不一样啊。

 “先前‘顺贼’勐攻汾州府之时,号称两万人马。后来又多有调动,有进有出,一时间不能尽得其祥。以奴才愚见,差不多当在两万人左右!”那“肖山”连忙应道。

 原来这“肖山”不是别人,正是和后金贸易的八大晋商之首范永斗。

 和大多数想象的不同,如此奸商却并非一位老奸巨猾的老者,反而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这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两万人?”阿济格闻言皱了皱眉头,不由扭头向额附扬古利道,“如此,还须尽快拿下灵石、霍州,打进平阳府才是正经。”

 虽然说若是野战,即便“顺贼”有两万人马,阿济格也未必惧他。

 只是如今自己率大军深入敌人腹地,自然担心被人缠住,然后调集大军来剿。

 那扬古利闻言也不由赞同的点了点头,应道:“郡王所言甚是!”

 “只是尚有一事,还需麻烦这位范义士解决,不然祸事近矣。”

 “不知是何事?”不等阿济格开口,那范永斗不由主动开口问询道。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军远道而来,又弃了粮草辎重倍道兼行,如今军中粮草不足,为之奈何?”扬古利开口笑道。

 “这......”那范永斗闻言不由沉吟起来。

 这两万人所需粮草自然不是少数,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太原以北被后金几乎劫掠殆尽,不得已弃营而走,深入义军腹里之事。

 单凭介休一县,即便是挖地三尺,恐怕也供养不起后金的两万大军。

 “其实......其实奴才倒有个法子,只是太过缺德......”范永斗犹豫了一下,不由开口说道。

 “缺德?”还未等范永斗把话说完,阿济格不由面带讥讽道,“勾连异族,出卖同胞,世上还有比这更缺德的事儿吗?”

 “营商之道,首重为忠,其次曰诚。”不意那范永斗却正色道,“忠者,非家国天下也,乃衣食父母耳。”

 “大清国待我甚厚,非粉身碎骨亦不能报之十之一二,岂可以种类别也?”

 “信者,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譬如我应了汗王,开城迎接大清兵,哪怕千里迢迢、身死族灭,岂可改耶?”

 那阿济格闻言一愣,顿时肃然起敬,连忙向范永斗致歉道:“是本王失言,还请肖山见谅!”

 英武郡王阿济格虽然性子粗犷、鲁莽,但却也不是傻子。

 他当然知晓如此吃里扒外的狗奴才,世间少有,天下难寻。

 岂可因为两人口舌之争,反凉了他的耿耿“忠心”?

 那范永斗眼见“主子”待自己甚厚,不由感激涕零,早把仅剩的半分良心抛之脑后,连忙回拜道:“千错万错,全是奴才的错,岂敢让主子致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