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庭

 “轰、轰、轰!”西关城上的火炮不断地闪烁着火光,吐出来一颗颗致命的弹丸,只打的汾州府城守军抬不起头。

 汾州府城上一位守城的生员,借着残破了半边的女墙掩护,偷偷的伸出了半颗脑袋往城下瞄了一眼,

 却只见城下“顺贼”举着火把、灯笼,只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远远望去,一队对攻城队伍,犹如同一条条火龙一般,正向汾州城扑来。

 他们有的三两人推着一辆尖头木驴,有的七八个人共扛着一副长梯,有的十几个人共推着一辆工程冲车,有的三五十人共推着一辆云梯。

 各种攻城器械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怎么样?”守将见了,连忙蹑手蹑脚爬了过来问道。

 “够......够呛能守得住了!”那生员闻言连忙缩回脑袋,有面色恐惧的摇了摇头道。

 其实不用那生员说,这守将也自家人知自家事,早知道这汾州城守不得了。

 原来这汾州城虽处山西腹地,却也控带山河,肘腋秦、晋。

 在战国之时,秦、赵相持,往往角逐于此;周、齐争胜于河、汾间,郡常为兵冲。

 实际上,若不是山西兵少,明军只需在汾州府城驻扎一营人马,威胁汾河沿岸的南北通道,那张顺也不敢贸然率领大军北上。

 故而,张顺北上之后,如同锋芒在背,早令北路军左帅张三百带领万余人马全力攻打汾州府城。

 只是这汾州府城虽然比不得太原、大同和宣府等重镇,却也非同小可。

 原来这汾州府城颇为奇特,乃是一座颇为罕见的“五连城”,即由东南西北四关城拱卫主城的连城。

 同时又因为主城居中,四城拱卫,状若一朵盛开莲花,故而又称作“莲花城”。

 当然,这汾州城之所以设计成如此结构,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加强城池的防御功能。

 这一城四关,互相拱卫,互为犄角。

 一处遭到袭击,其他四处便会竭力支援,故而最难攻克。

 这也是张三百、张凤仪两部合兵两万人马,打了这许久也不曾攻下的主要原因。

 直到唐通北来,双方约定内外夹击义军。

 哪料到义军虽然前线吃紧,却在后线摆了两万人马,顿时被坑了个满脸是血。

 不但唐通被打的大败,张三百也借机夺取了西关,这才破了汾州城的“五连城”布局。

 那西关城虽然只有三里,对汾州城主城来说,却也十分重要。

 如果把汾州城比如人体的话,那主城便是人体躯干,四关城则是四肢。

 如今汾州城失了西关,犹如人跛了一足一般,岂得方便?

 那“顺贼”得了西关以后,又勐攻了三五日,城上守城士卒早已经损伤不小,士气低落,如何抵挡的住这如狼似虎的“贼寇”?

 “城外什么情况?”就在那生员和守将面面相觑之时,突然城上响起了汾州知府和汾州卫指挥使的声音。

 两人闻声扭头一看,只见那知府和指挥使二人正在众人簇拥之下,躲在城楼里发问。

 “贼......贼人大举进攻!”那守将连忙扯着嗓子喊道。

 “什么,你说什么?”时值义军发炮,炮声隆隆,让那知府和指挥使二人听不真切。

 “我说......害,我还是过去汇报吧!”那守将喊到半截,眼见义军火炮听了,不由转念一想,干脆亲自一路小跑过去汇报军情。

 然而,他这一跑不要紧,顿时让站在对面西关城瞭望塔的张三百看了个真切。

 张三百只见一员守将从火光之处一晃而过,直奔城楼去了,不由心道:“看其模样,好似个将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