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酒家

    又换了副和气些的口气,“小姑娘,没事吧?”这句话简直堪称和颜悦色了。

    那姑娘紧抱着篮子,眼含畏惧地瑟缩着摇了摇头。

    “这是你的萝卜,你没事吧?”这时,一个路过的男子顺手捡起滚到脚边的两根萝卜,帮忙放到那位姑娘的篮子里。

    这男子大约三十来岁,戴着顶宽边草帽,似是刚从城门口进来的。

    他手里牵着一匹土色骡子,卷起的裤腿上还沾着些许泥巴,和他后面跟着的几个人一样,都是作普通民夫打扮。

    “走罢走罢,都快走吧!算你们走运了,今儿我家老爷高兴,不跟你们计较。”车夫一脸不耐烦地对着前面摆手道。

    “谢谢大爷!快走快走,赶紧走……”那中年汉子如蒙大赦,赶紧拉着女儿挤进人群走了。

    这时,那牵着骡子的男子却摘下草帽,露出一张极尽谦恭的笑脸。

    他躬着腰,先对车夫微笑致意,又对着车中之人点头行礼道,“下官见过尚书大人。”

    “司马大人?你这是……”车子里的人似乎有些意外。但是他的官阶明显比外面的人要高,因此并没有要下马车的意思,只是带着点傲慢地靠在车内的绸缎软椅上,寒暄敷衍了两句。

    “禀大人,阳渠整修在即,下官刚从城外勘查阳渠回来。”那男子解释道。仍是躬着身,谦卑地笑着。

    车中华服之人似乎根本没听清他在说什么,不甚在意地点点头,随口敷衍道,“大人辛苦了。”

    “快点儿,动作都麻利点儿!要关城门了。”此时,不远处,守城士兵吆喝催促着百姓赶快进出城门的声音传来。

    “大人既然有事在身,下官就不打扰大人行程了。”那男子一手牵着骡子,躬着腰向后退了两步,让出路,让马车先过去。

    车夫连正眼都没瞧那男子一眼,一仰鞭,驾车扬长而去。

    “这都将近酉时了,天快黑了,他们赶着马车往城外去干什么?”有人望着马车,不解地指指点点。

    “不稀奇。这些官老爷们,哪个在寿丘里没几套园子,出去耍乐呗……”

    城西寿丘里山明水秀,风景如画,是京城达官显贵们的聚集之地。那一带多的是公卿崇门高台,飞馆重楼。普通老百姓们有的连听都没听说过。

    “啧啧,啧啧!好大的官威和排场啊。”鼎香楼的大堂角落里,发出一声感叹。

    “怕是大将军本人都没他这么张狂吧?听说曹大将军平素待人还算和气,怎的手下竟如此骄狂?”

    循着声音,吴不晓望了大堂角落一眼。

    方才说话的是个三十来岁形容洒脱的蓝袍男子,和一个身着白衣的十bā • jiǔ 岁的青年,两人看起来都很面生,以前没在这里见过。

    他遂折扇在手中一敲,好心提醒道,“两位兄弟,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氏吧?如今朝里曹马相争,曹党一派出尽风头。邓尚书可是曹党的新贵红人,风头正劲,谁敢惹啊。”

    “曹马相争?”

    “是啊,京城谁不知道,自从小皇帝登基,朝里就开始明争暗斗,如今曹大将军的左右亲信哪个不是京中红人?再瞧瞧太傅党,个个儿跟斗败的公鸡霜打的茄子似的,在一边儿凉快呢……”

    “尤其太傅那二儿子司马昭最惨。你说这京里三品以上官员,哪家子孙不是子承父业,在朝内gāo • guān 厚禄?就算是自请出京,也至少当个一州刺使吧。他可好,当了个什么典农?谁知道那是个什么官儿,成天在郊野领着一批流民,带头儿种地呢。”看大伙议论得热闹,另有一人插话道。

    “干得再卖力有啥卵用,不如有个好爹!看他方才那副点头哈腰的样子……说到底,谁让他不姓曹呢?”有人掷地有声。

    一句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哎,说起来也是世态炎凉啊,司马懿南征北战了一辈子,交了兵权啥都不是。自从当了太傅,就一直被曹党排挤,除了偶尔出去收拾烂摊子卖命打仗,啥好事都轮不着他。听说年老又多病,估计熬不过两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