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天之色

    “二位贵客随我来。”

    周隐与文息往里面去。

    奇怪的是,并不是带二人到禅房,而是把二人引到了湖中央的亭子里。

    “二位先等候,我去叫师父。”

    看着小道士离开,周隐凑到文息身边,问:“这小孩怎么神神叨叨的?”

    “道人都是这样。”

    “那个靳渠可不是。”

    “靳渠?”文息抬头,看向亭外,盯着静的如同镜子一样的湖面:“好奇怪的名字。”

    “哪里?”周隐疑惑的看向文息。

    文息也看向周隐。

    周隐如同接收到暗语一样,“嘶”了一声,也道:“靳渠,进瞿。好奇怪的名字。”

    “估计是凑巧了。”周隐摇摇头。

    “但是,从现在的局势来看,东孟朝野,孟欲阑最得利。”

    “但他说过,不愿意做王。”

    “可能府君相信他。但是,府君怎么确定,在如此之利益下,他的道,会屹立不倒呢?”文息歪歪头,质疑周隐。

    周隐慢慢觉得,自己的道理好像欠了一点站稳的资格。

    “这个伏诗道人怎么那么慢?”周隐开始转移话题。

    “不过……”文息看着周隐:“今日孟国公的话,府君无需放在心上。他别有用心。”

    周隐摆摆手,道:“我明白我明白。”

    文息微微舒了口气,稳当的坐下。

    大概过去了一个时辰,周隐和文息的话都要聊尽了,那位所谓伏诗道人,才过来。

    伏诗道人倒是不一般。长相不一般。

    个子大概,只到周隐的肩膀,满头的白发,长眉挂在脸侧,长胡子一直长到膝盖,整个脸上,到处都是毛发,但却很顺溜,没有缠在一起的。

    身上衣冠不整的,发胖的身体撑出一些形态来,手里拄着一个桃木拐杖,上面挂着一枝榆树枝丫。之所以是怎么看出来是榆树的,也是周隐猜的,他这几日,脑子里能想到的树木,仅有榆树。

    看着这位老人小跑过来,这边两位也不敢怠慢。

    “您是伏诗道人?”周隐拱手礼拜。

    “对对对,公子不必客气。先生也不用,各位请坐下吧。”

    “道人是遇到什么事了吗,这么久了才急匆匆赶到?”周隐倒真是会说话,如若是个如同小道士这样的晚辈,一定会说:“怎么起那么晚,不知道有客人吗?”

    “说实话啊公子,老道还真不知道两位贵客今天到,所以就睡晚了些。”伏诗道人抱歉的挠挠头。

    周隐一愣,这人竟然能听到自己心里想的,但这说出来,也有些不厚道吧?

    伏诗道人笑了两声接着说:“再说了,我要是来早了,两位的话就说不完了。”

    周隐看了一眼文息,又看向伏诗道人:“其实我们两个今日来,就是要帮人给您托一句话。”

    “那应该,就是六殿下了。殿下出不了宫,就会托人来捎话。”伏诗道人看了一眼周隐与文息,接着就狐疑的盯着二人:“二位从东孟回来,衣服都不换吗?”

    “我……”周隐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对了,六殿下让公子传什么话?”

    伏诗道人切入正题,周隐也要如此。

    “当知天命,何为天命。骄阳入谷,皎月初升。”

    最后一句,伏诗道人与周隐异口同声而出。

    周隐惊讶之余,又问:”道人有什么要我带给六殿下的?”

    小道士突然插话:“刚刚师父已经告诉你了。”

    皎月初升吗?

    伏诗道人瞪了小道士一眼,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锦囊,塞到周隐手里:“公子该离开了,再晚就迟了。”

    周隐看看天色,他说的不差毫分。

    瞿归云是亲眼见到瞿钟山到蜷龙殿的,他在门口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遂了瞿归云的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