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暂别辽阳 直抵沈阳

    这番话,黄重真其实说得很随意。

    可吴三桂却听得很认真,难得地听进去了,倒让前者颇感意外,也很是欣慰。

    八月的辽东,秋意越发浓了,便连这些荒草也逐渐成了一望无际的金黄,倒也别有一番狂野的风景。

    这样的情景,倒是在高科技极度发达的22世纪,绝难瞧见。

    荒地还成了许多小动物的家园,经常有小家伙们窜出来,或立刻就被惊了回来,或站在小路中间,与一群少年傻乎乎地面对面。

    偶尔遇到一些规模庞大的动物群,倒像是两军对峙一般。

    秋阳甚好,秋高气爽,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这段发生于谍战后金之旅的赶路时光,倒成了黄重真来到关宁之后,堪称最优先的一段旅途了,也终于将他两世的孤独创伤,逐渐地抚平了。

    当又一日的夕阳快要西下的时候,再渡浑河之后又往北走了一段路程的少年们,终于在被夕阳拉得老长的身影当中,抬头看到了沈阳隐约的轮廓。

    都司祖大乐抹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戟指前方,喝道:“快看,那便是建奴的所谓盛京——沈阳了,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一众少年尽皆聚目远眺,只见沈阳虽在夕阳的照样之下金光闪闪,却并没有生机勃勃之感,反而隐隐透出了一股剑拔弩张的沉闷之气。

    “走吧,赶在天黑之前,先入城再说。”黄重真出声制止了小家伙们兴奋而又担忧的七嘴八舌,与祖大乐周吉大牛等人并着肩,率先往沈阳行去。

    在大势面前,个人的荣辱与生死,显得那般微不足道。

    尤其是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但凡遇见所谓的历史大势,便更加显得他们犹如蝼蚁般卑微,在这大局之中,无论天灾还是**,都是令他们陷入劫难的深渊。

    十多年来,来自大明腹地的无数“个人”组成了一个个军团,奔赴辽东与后金血战,却又纷纷折戟,鲜血流淌,令黑土地变得更加深沉沧桑。

    然而,当太多个人的荣辱与生死,都无法被顾忌的时候。

    所谓的大势,却反而显得那般无足轻重。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老百姓仅仅只是为了一口饭吃,都想打破这所谓的大势。

    “去彼娘的天下大势,爷爷只想吃口果腹之饭,也为儿孙争一口饱饭吃。”

    老百姓的心声,其实真的很简单。

    无论哪个时代,但凡身上烙有“百姓”这个标签的人,所求者,仅此而已。

    只是大多数时代的大多数当权者,都因各种各样的事物遮蔽了眼睛和耳朵。

    也有充耳不闻,视若无睹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实在是个很简单易懂,却又十分微妙,十分矛盾的命题,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生产力多么发达,都未能完美而又妥善地得到解决。

    在辽东大地上的接连失利,让大明损失了太多的精锐力量与银钱,以至于,似乎都有些压不住关内那些,越来越纷繁的山匪流寇之乱了。

    加上连年的天灾,以及混乱不堪的内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朝廷可以收租的人口与土地,都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饿肚子。

    在饥饿的驱使之下,流民越来越多,饿死的也越来越多。

    于是越来越多的饿肚子的流民为了活下去,便在有心人的挑动之下,或主动或被迫地变成山匪流寇,就像蝗虫白蚁一样,四处就食掠食。

    泱泱大明,雄兵百万,这几年竟也免不了拆东墙补西墙,略显焦头烂额。

    可即便如此,大明仍是被整个亚洲所承认的中原正统王朝。

    无论朝鲜日本,还是南洋诸国,便连后金,虽在战场之上取得了许多胜利,却非常渴望在邦交之上,得到大明的承认。

    “奴酋在对待大明的问题上如此残酷与歇斯底里,除了七大恨的原因之外,大概也有这种令之恼羞成怒的情愫,在他自卑的心理作祟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