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暂别辽阳 直抵沈阳

    倒是随意摆放的麻布炸药包,显得十分丑陋,一看就不是啥好东东,大概在女真人眼中,顶多也就是如破棉絮一般的东西,反而未见丝毫被动过的痕迹。

    对此,重真却只是笑笑,道了声“意料之中”,便提醒伙伴们绑好火药包,直至回到大明境内,都不要解下来,便率队退出辽阳,往沈阳进发。

    虽然只有两天的接触,还多半是在醉眼朦胧的状态之下,可黄重真这行来自宁远的大明使者,还是给辽阳城的后金贵族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据他们观察,这行来自于辽东关宁的大明军人,虽然成军也就一两年的时间。

    但,比之以往的明军,确实有所不同。

    尤其是那个国字脸型的少年,虎头虎脑,猿猴的手臂,老鹰的手爪,初看像个愣子,却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不凡之处,展现出来。

    “剑眉星目,笑容憨厚,眼神清澈,面色带点儿忠勇的黑,酒量很好,会治醉酒,还会治病,本王的隐疾……咳咳……总之多好的少年啊,可惜,可惜。”

    于是,经年之后,当黄重真为救大明信王朱由检,从而命丧大火的消息。(此乃本文最大伏笔,请放心阅读,拭目以待。)

    从大明甚嚣尘上传至后金时,济尔哈朗振腕叹息之余,仍对这两天逢场作戏一般,却又入戏颇深的接触,念念不忘。

    尤其,是脸上那滩像是鼻涕干了之后的糊状物,实在是令他感到很恶心。

    “这就是那家伙的鼻涕啊!恶心死本王啦!”

    在辽阳彻底地消失于视线尽头之前,一行少年回头对这座昔日的汉家大城,以及埋骨戚家军与白杆兵忠魂的浑河之畔,投以了深沉的一瞥。

    敢于抗争的几乎都被杀光了,大明收复辽阳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即便是宁远这样的大捷,也紧紧只能在这些只想活下去的汉农心中,泛起一丝淡淡的涟漪。

    再见了,沈阳,希望再来之日,便是大明全力反攻辽东之时。

    北出辽阳渡过太子河,继续北上,再渡浑河,便是沈阳了。

    因此,从辽阳通往沈阳的路程,实际上就是在辽沈平原上,欣赏沿途风景的过程,但想象当中阡陌交通的庄稼生长盛况,以及秋收的盛况,并没有多少。

    也就刚出辽阳那会儿,在太子河畔看到了不少正在收获的农奴。

    然而,在他们沧桑的脸上,看不见丝毫丰收的喜悦,因为他们是被奴役着的。

    并且地里的庄稼,长势也不怎么好。

    毕竟,这些农奴地位低下,口无余粮,家无余财,还动辄就有被监管的八旗兵鞭笞打杀的风险,哪还会有辛勤劳作的积极性。

    大多数的上好的肥田都是荒废着的,白白便宜了荒芜的荒草。

    华夏的少年们自懂事那天起,便对田地有着极深的情感。

    这是融于骨血当中的,天生便自娘胎里携带而来,只是要到懂事之后,才逐渐开始决心。

    尤其,他们最是清楚在山丘遍地的关宁地区,那些隶属于关宁军的青年老汉老妇们,是怎样携带着他们的童孙,在山地之间艰难屯田的。

    因此,看到如此多的良田竟就这样白白地荒废着,哪有不无限心疼的道理。

    “真是暴殄天物!狗日的女真人既然不会种地,占那么大的一片地儿做什么?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还不如还给我们汉家子呢!”

    便连大少爷出身的吴三桂,都对此唾骂不已。

    黄重真趁机对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华夏民族是勤劳的民族,走到各地都没有荒芜的田地。尤其是在北方,没有半亩抛荒的田,农民们都把土地庄稼伺候得很好。

    但前提就是,那些当官的还有我们这些当兵的,要把这些田地守护好。白山黑水间的肥沃土壤,是我们自己弄丢的,怨不得人,女真人也不会无端端的将之还给我们。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抢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