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招实在是高!

    “呵呵,杨大人此言差矣,你那番危言耸听之语,恕本相不敢苟同。”

    贾希言也不是善茬,当即还以颜色:“想我大炎,定鼎中原两百余年,威加海内!

    “放眼周遭,无论是北蛮,西梁,西域百国,还是东海诸城,一对一,谁能及得上我大炎十之五六?

    “如今,我大炎看似匪患丛生,不过是天灾使然,只要不生**,上行德政,下恤黎民,一旦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不消两年,则内患尽去也。

    “而北方的北蛮,确实是我大炎心腹大患,不过,其内部君臣离心,矛盾重重,根本结不成一股绳,大而不强。

    “更不消说,我大炎择日即将北伐,更有飞龙侯坐镇大雁关,自当无虞。

    “不知杨大人,哪来的兵凶战危?”

    贾希言谈笑从容,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至于东边沿海的流寇,更是疥癣之疾,只需加强海防,便弹指可除。

    “再说这百花会,数十年来一直不曾中断,已是京城无数人心中的盛会,若是只因这些事,便加以禁止,反倒会让外人联想到不好之处。”

    说到最后,向着上首深深一礼:“既然太子殿下有此雄心,陛下何不给个机会,让殿下放手一试。”

    “贾相,你这是在动摇我大炎根基!”杨代善气急,指着他怒道。

    “本相不过是就事论事。”贾希言淡然摇头。

    “好了,两位卿家不用再争了,朕已经有了主意,姑且让太子试一试,不过……”

    炎帝看着王安,正色道:“这次的百花会,事关民心向背,赚不赚钱还是其次,但,你若做不到让百姓和将士们称颂,可别怪朕不轻饶。”

    “父皇放心,儿臣定然不辱使命。”

    王安心中早有了大会策划的框架,就让这些人见识一下,什么叫领先一千多年的商业智慧!

    炎帝拍板,群臣自然不敢再有意见。

    不过,却也没几个人看好王安,都把他的宣言当成纨绔子弟狂妄的逞强。

    有人摇头叹息,有人笑而不语,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表情讥讽……

    百花会,传承近百年。

    哪一年不是赔本赚吆喝?

    要不是为了讨好京城那些狂蜂浪蝶的衙内和纨绔,永宁县才不会把这事揽在身上,以至于长此以往,成为惯例。

    百年来,永宁县衙的主事者换了一轮又一轮,难道其中就没聪明人?

    可从未听说,有谁靠着百花会赚到了银子,更遑论要让百姓和将士们满意。

    朝廷和民间的有识之士,早就有人对百花会不满了。

    想让这些人改变观念,无疑难比登天。

    这么多问题摆在一起,没人相信,靠王安一个纨绔太子可以解决。

    别说是他,就是英明神武的昌王和恵王一起合作,恐怕也没有这个能力。

    消息很快传开。

    大半个京城权贵世家,都在议论这件事。

    “呵呵,异想天开,利用百花会赚钱,怎么赚?打劫吗?”

    “还要让百姓和前方将士心悦诚服、毫无怨气,凭什么?”

    “难啊,就算换了当朝宰相来,恐怕也不好解决。”

    显而易见,王安再次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权贵们一致认为,这次,少年太子恐怕无论如何也逃不过责罚了。

    炎帝对于此事也很重视。

    下了朝之后,第一时间找到王安。

    询问他是不是真有办法?

    若是没有,干脆从内库支几千两银子,权且应付,只要不说出去便好。

    王安却一口拒绝。

    “父皇多虑了,儿臣也是有尊严的,既然答应了群臣,自然不会作弊。”

    “吾儿长大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