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会!

    “父皇,不可,儿臣对政务一窍不通,也没那个能力……”

    谁不知道县令事情多,锻炼个毛,分明是要我去享受996福报。

    老贾,你妹啊,我们什么仇什么怨……王安才不干,第一时间选择了拒绝。

    “这可由不得你,朕就觉得,贾相的提议不错。”

    炎帝越想越觉得可行,省得这小子成天吊儿郎当,当即拍板:“太子听令,着你暂代永宁县令一职,不得推辞。”

    “儿臣……儿臣领命。”

    胳膊拧不过大腿,王安最终还是从了。

    这下子,短期内又不能潇洒了啊。

    可怜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我想起了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和自由青春……王安擦了擦眼角,欲哭无泪。

    这边才应下,那边御史中丞就站出来。

    “陛下,说到永宁县,微臣这里,正好也有一件事启奏。”

    “何事?”

    “再过三天,便是京城各大青楼勾栏举办百花会的日子,地点恰好就在永宁县境内。”

    “百花会?”

    王安回忆起来,自己在昨日逛青楼的时候,无意间听那些酒客说过此事。

    百年前,曾有一位极擅诗词的大文豪,不屑功名,却偏爱留恋花街柳巷,眠花宿柳。

    为了博佳人一笑,又或是为了白嫖,这位风流大才子,没少留下名篇佳作,深得当时全京城烟花女子的崇拜和喜爱。

    这一嫖,就是一辈子,哪怕他百年之后,也是死在青楼之中。

    出殡那天,全城数千jì • nǚ 自愿为他披麻戴孝,送葬队伍,绵延十里,一时引为奇谈。

    不仅如此,这些青楼还聚在一起商议,相约每年这位大文豪的祭日,各家共同聚首,表演节目,以为祭祀。

    这就是百花会的来源。

    上百年下来,物是人非,京城的青楼换了一家又一家,但百花会却从未停止举办。

    只不过,毕竟传承百年,如今的百花会早已不似最初那样单纯,渐渐发展为各家施展手段、争夺花魁的大会。

    尽管变了味,但精彩程度和关注度,却越来越高。

    到如今,早已成为京城百姓家喻户晓的盛会。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上万人到会,一睹百花会的盛况。

    只听御史中丞继续道:“据臣耳闻,这百花会向来盛大,往年都是由永宁县衙和民间商会共同出资举办,双方各出一半钱财。

    “若是往年,此事微臣绝口不提,可今年,北方兵凶战危,南方饥荒,东海流寇……我大炎情况之危机,就连京畿重地,据闻最近也有盗匪出没。”

    老头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值此危急存亡之际,微臣以为,这个时候再举办百花会,实为不妥。

    “此事极易招人诟病,说朝廷只知歌舞升平,无视生民疾苦,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可能会引发民变,介时,恐怕悔之晚矣。”

    “御史中丞大人说得对,陛下,微臣也建议,禁止举办今年的百花会。”

    “没错,哪怕只出一半,依旧不是小数目,如今国库空虚,切勿好大喜功,行奢靡之风。”

    “臣等附议。”

    几乎一半的朝臣,都站出来表示。

    王安立马就不干了。

    这哪里是反对百花会,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这百花会,他往年也曾见识过,就那规模,充其量两三万两银子就能顺利举办。

    更何况,只是出资一半,就算朝廷拿不出这笔钱,他王安还能拿不出来?

    这些人,分明就是冲自己来的。

    王安看得很明白,自己一上任,就取消百花会,势必在京城百姓心中,形象一落千丈。

    你一个新上任的县令,连百花会都没钱顺利举办,还能有什么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