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恩人

    弄得我劈柴只劈到一半儿,糖糕也炸夹生了,被我老婆骂了一顿。”

    这两人就是老包和周大山。

    这就是乡情!

    乡情啊!怎么说呢?这人啊,就像一只风筝,飞的再远,飘的再高。

    哪怕飞过千山和万水,那乡情就是风筝下的丝线儿,总也断’不掉。

    一旦断掉了,那“风筝”就失去了根儿,晃晃悠悠地就找不到东西南北,不知跌到哪儿去了。

    …………

    再说老兰头,早上,他挑着一担火柿子去三岔镇叫卖,虽然说是上了岁数的人了,但干惯了农活,他一闲下来,浑身酸疼,与其活受罪,不如挑着担子去晃悠。

    十几里的山路走下来,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反倒觉的浑身轻松。

    用山里人的话说,“生就的干活命,闲下来难受哩。”

    反正又不着急,累了,就坐在山道旁歇一歇。

    他看着来山里游玩的城市人,就特别感慨。

    现在有些城里人啊,日怪的不得了,繁华地带,大超市,游乐场,他们不去,偏偏钻这穷山沟沟,喝老苞谷粒稀饭,吃山野菜,说是养生。

    这常常令山里人看笑话,这山野菜现在山里人都不吃了,只是拿来喂猪,喂鸭子,山外人却当宝贝疙瘩,掏大价钱购买。

    令人惊讶的还有山里人,以前擦屁股都是用石头,树叶,自从口袋里有了点小钱,他们也学着城里人,用卫生纸擦屁股。

    可城里人却又用卫生纸擦起了嘴巴。

    学来学去,山里人糊涂了,自个儿也弄不明白了。

    到底是城里人学习山里人,还是山里人学习城里人。

    城市里专家多,估计这事儿他们也闹不明白。

    这就像钱钟书的《围城》,里面的人想冲出来,外面的人却又想进去。

    …………

    老兰头走走歇歇,歇歇走走,那些爬山的城里人见了,有很多人来买柿子,这玩意又挡渴又挡饿。

    相比之下,城里的年轻人很大方,有些上了岁数的人,就不行了。

    有一对夫妇,穿着挺时尚的,男的穿西服,女的穿旗袍。

    他们只买了两个柿子。

    那时人多,老兰头低头只顾着收钱,待人走散了,老兰头这才想起来,西服男只给了五毛钱。

    一个柿子五毛线,两个火柿子就是一块钱,这西服男穿着光鲜,做事却不地道。

    柿子不值钱,但功夫值钱。

    在寒凉的秋风中,为了把青柿子熏熟,又是挖沟沟,又是燃稻草,慢慢地熏,慢慢地翻个儿。

    这费了多少功夫啊!才有了鲜艳夺目的火柿子。

    可是,却被这个西服男昧了去,真tā • mā • de 坏了良心。

    老兰头一边懊悔自己大意,一边骂着西服男。

    看着天色已晚,他猛地想起了女儿,急忙挑着担子朝家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