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人性

    杨磊的印象中,张维英的嘴巴一直很硬。

    到他穿越前的两三年里依然还宣扬他那一套,在互联网上依然有一丁点存在感。

    只是当时的网友已经不再吃那一套,只有极少数还在捧臭脚。

    至于所谓的**之争,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从一零年以后的种种成果已经说明了问题,只是张维英口头上还没有认输罢了。

    但在大局面前,张维英个人承不承认一点也不重要,国家也不会因为张某人的不承认就止步不前。

    进入包间。

    张维英上下打量片刻,“不错啊,还给自己搞了块自留地,嘿嘿,幸亏你这不是公家的食堂,要是公家的,妥妥地被举报搞**。”

    “……说得好像公家食堂就没小餐厅一样,其他地方不知道,北大就有不少。”

    “……”张维英闹了个大红脸,“咳咳,那不一样。”

    “一样不一样,其实都那么回事儿,这是社会问题,是作风问题,是制度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假如你们这些当领导的自主抵制小食堂,你看哪个食堂还敢乱来?而且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呢,真当他们愿意专门为你们这几个人大费周章?”

    “我可没有享受过那样的待遇。”

    “那张老师你可亏大了,我听说那小餐厅一个赛一个的豪华精致。”

    “说正事儿吧。”

    “好。”

    什么正事儿?

    一个亿的正事儿。

    说白了,就是捐款。

    他发了大财,偏偏缺了那么多课,考试甚至有可能挂科,相当于有把柄握在学院手里。

    咋办?

    当然要好好表示表示。

    表示多少?

    当然是越多越好。

    杨磊自己嘛,肯定不愿意大出血,但太少显得小家子气,所以决定投一个亿。

    一个亿不多不少正正好,对普通人而言足够震撼,对学校而言足够实惠,对他自己而言也是性价比最高,噱头、名气、实惠都有了,一举多得,而且绝对没有人会说闲话挑刺,毕竟是一个亿,国内那么多学生富豪,直接捐一个亿的有几个?

    要不然,张维英也不会在被杨磊针锋相对地杠了一顿之后依然笑嘻嘻地和杨磊谈笑风生。

    可见,钱真的是个好东西。

    只是张维英多少还有点不太好意思,东拉西扯地不好意思直接谈价格。

    杨磊却不管那么多,直接道:“张老师,捐款这块就一个亿,一分不少,但一分也不会多,你要是能做主,咱们就继续谈,要是做不了主,我就联系学校那边。”

    张维英急忙摆手,“能,我能做主,区区一个亿,说真的也干不了什么事儿,也就改善一下硬软件设备,再资助资助贫困学生,最多搞个奖学金,哦,还能扩充一下咱们学院的实操科目。”

    “那就先设立个奖学金?”

    “这个必须有,贫困家庭的孩子还是挺多的。”

    “然后就是硬软件这块。”

    “嗯,咱们学院虽然有光华资助,但硬软件和国外那些学院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确实需要改善。”

    “再就是……”杨磊说到这里,直接道:“那干脆做个基金吧,反正咱们学院有的是人才,拿出五千万做运营,这样更长久一些。”

    捐款也分好多种方式。

    直接捐钱是一种。

    成立相关基金项目是一种。

    前者更直接。

    但后者更持久,运营得好,项目可以存在好多年,可以连续不断地产生效益达到捐助的目的。

    尤其是大额捐赠,做基金最好,毕竟那么多钱不能一下子都花光,可存在银行里又会贬值,而且会越花越少。

    但成了一个基金项目,就算盈利不多,也能抗通胀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