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亿的项目

    除了小快餐店外,几乎所有餐厅都有一个习惯,宁肯少赚一桌子钱,也要留至少一个包间不动。

    为啥?

    当然是为关键人物留的。

    至于这个关键人物到底是谁,那就看情况了。

    有的老板是给自己和自己朋友留的。

    有的老板则是给自己的恩人、贵人留的。

    还有的老板是给自己惹不起的那些人留的。

    反正总要留那么一两个包间防备某些意外状况,越是高端的餐厅,留的位置就越多。

    所以,假如你去某著名餐厅吃饭,结果人家告诉你得提前若干天预订,那只能说明一个情况,你的分量还不够。

    现在的杨磊,在首都好多所谓需要预订的饭店里吃饭都不需要预订,随时去随时有位置,也能吃到几乎所有品类的菜式,餐厅有的时候甚至会把已经留给别人的食材做给他吃。

    因为,他不但有钱,还舍得花钱。

    一个动辄消费大几千上万块甚至十多万块的大富翁。

    一个只是稍微有点小钱的普通顾客。

    是个餐厅老板都知道怎么选。

    前者在高级别餐厅里消费,那是日常,就和普通人吃大排档一样。

    可后者在高档餐厅里吃饭那是过年,一年到头可能也就奢侈那么一次。

    老板当然要优先满足前者的需求。

    什么?

    会影响口碑?

    想多了。

    给点优惠券或者送一两个菜式就能消除绝大部分后者的怨气。

    而且老板也会看人下菜,会找好说话的沟通,会努力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重生前,杨磊的小餐馆里也有类似的事情,虽然不多,但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他的平价餐厅也不例外。

    虽然是食堂,但跟现在流行的那种大锅饭食堂可不一样,而是由一个个小灶组成的,菜式大多比较精致,顾客可以根据需求自己选择菜式搭配,像十多年后某些大厂的食堂。

    当然,这也是杨磊的功劳,是他提出这种经营模式的,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权,还能根据每日消耗、剩余对不同菜式进行调整,避免浪费的同时还能提高经营效率。

    另外,也专门搞了两个点菜窗口,可以给有需要的顾客现做某些菜式,算是小小地弥补一下平价食堂的缺陷。

    食堂里的几个包间,就专门为这两个窗口服务。

    杨磊跟着苏洛洛进入包间。

    上下左右打量,满意点头,“不错不错,很用心,不豪华,但干净整洁还足够安静,完全可以满足几乎所有人的就餐需求,毕竟来这里吃饭的,那是真的吃饭,不是摆谱,挺好。”

    “嘻嘻,磊哥,第一个包间是专门给你和你的女朋友们留的。”

    “平常没其他人用?”

    “没有,这个包间里的碗筷杯子都是专用的。”

    “哦?”杨磊掀开一个柜子瞅了瞅,还真是,一套套餐具都写着名字,是烧制时就写上去的,明显是找人量身定做的。

    不过这不算奢华,因为北大就有陶瓷社,水平都不错,至少烧制个杯子盘子跟玩儿一样。

    至少杨磊打眼一看就知道这些餐具并不是传说中那种真正奢侈的定制品。

    真正奢侈的订制品,都在他的四合院里呢。

    他四合院那一套餐具,是从瓷都定制的,从图案到造型都是经过他本人审核之后找高手烧制而成,全套下来花了三十多万。

    这只是餐具的价格。

    茶具那是另外的价格,一套老料朱泥紫砂打造的茶壶茶杯,加起来整整五十万,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亲手制作。

    顺带着还做了五十万的花盆,也是一整套,大的小的方的圆的都有,总共八十只,花盆上的图案文字都是一脉相承的,是成体系的,完完整整的一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