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

    因此,眼看这么进退都极有利的事情,那些将领早就向高升泰狂打眼色,让他答应下来。

    “淳哥?”

    高升泰也是聪明之人,总觉得段正淳对自己太好,心下更是歉疚。

    “不必如此,我们便尽快移交吧!”

    谁知道方明心里的心思?

    这高升泰原本便是平定杨义贞之人,军事才能出众,方明让他带兵,便是要物尽其用!

    而收拢流民看似小事,其实却是了不得的大事!

    杨义贞乃是白蛮族人,现在起兵造反,对于辖区内的汉民,甚至是其它大理百族自然颇多压迫,导致逃亡者甚众。

    这些一无所有之人,却是方明眼中的宝贝!

    只要于危难之际救下他们,便是大恩,而能逃到这里来的,也多是精壮,只要营养跟上,再多加训练,俨然便是一支强军!

    更妙的是,这大军乃是方明真正的私兵,眼里只有镇南王,保国大将军,至于段家、高家、杨家……那是什么东西?

    如此一来,只要方明再率领大军,灭了杨义贞,建立起无上威信之后,便根基已固,持此大军在手,下一步命上明帝禅位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此时,又有谁能看得那么远?

    方明低垂脸睑,露出无声的笑意。

    ……

    时光匆匆。

    眨眼间已经来到九月。

    草长莺飞,谷果丰硕,到处都是一片丰收之景。

    可是在大理国内,由杨义贞掀起的叛乱,却是愈演愈烈。

    秀山郡之后,险关阻碍之处。

    此地已经不知道何时立起了一个大营,每日都有流民不断进入,被施以薄粥,衣物,并抚养老弱。

    不少已经不似人样的难民进入营地,捧着香喷喷的白粥便是失声大哭,向着方明所在的帅帐叩首。

    而已经休整过一番,恢复了点精神的流民,则是进行第二轮的选拔,精壮男子尽数从军,整个营地之内训练声不断。

    老幼则是被搬到后营,做着力所能及之事,甚至还开办了个学堂,偶尔有着稚嫩的读书声隐隐传来。

    真正的军营之中,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铠甲鲜明的武士来回巡逻,目光警惕。

    帅帐之内,传来一阵阵哭诉:

    “大帅!杨贼攻城日急,数日前更是驱赶难民,蚁附而上,杀到了内城……虽然最终被打退,但我军死伤惨重,又阵亡过千,伤亡遍地,连家主都披甲上阵,身负五创,还望大帅速速支援呐!”

    主座之上,方明面沉如水,身上威严之气浓重,只是一竖眉,这个高家使者便不敢再说。

    “你说得这些,本帅晓得了!”

    方明似乎沉吟了下:“可惜本帅这边也是事务繁重,幸喜已经筹措了一笔粮草,立即就可以给贤弟送去,你转告他,请他务必再坚持五日,五日之后,援军必至……”

    看着高家使者的背影,方明露出一丝冷笑。

    “如今才发现不对,一定很不甘心吧?”

    这半年来,杨义贞疯狂攻城,高升泰尽力抵御,两边的真正底子都是被磨了出来。

    至少,现在,方明心里已经清楚的有了一本帐。

    秀山城内的将领,那些是高家的嫡系,那些只是边缘,还有中立,都已经一清二楚,剩下的便可拉拢。

    那些高家之人做梦也想不到,方明竟然愿意将段家的精锐,与他们一同放在秀山城之内消磨!

    今天伤五十,明天死一百,碰到大战,更是数千的伤亡人数,哪个可以支撑得过来?

    而方明也一直卡着点,粮草军械时不时还有救济,但援军却真正没有多少。

    这几次三番下来,等到入秋,攻城一方与守城一方都已是精疲力竭。

    光从杨义贞趋势流民,蚁附攻城这一条就可以看出,他是真正急了,甚至家底都快耗尽,才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