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石油

    十月初气候转冷,向导称一旦西伯利亚寒流降临那么一定是一场大雪。一定要在大雪前挖到石油!杨桃和大明忧心忡忡的给予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可一路上索尼娅却一场兴奋。索尼娅为了这次出行刻意请了假,在她看来这个可比学习有意思。

    车队沿着叶尼塞河行进,中途就在一些小村镇休整。

    阿列虎卡镇,区区八千人的小镇,或者可以称呼为一个小村,叶尼塞河在这里拐弯,过了桥继续向西才是哈伦卡村。夜里就在这里过夜,一些随行工人就在车里睡觉,有些人则搭建帐篷。

    “你们检查一下货物,这些**可不能出现状况!”普加乔夫比兄妹俩更操心,就像猎人非常爱护自己的猎鹰,而这些零件状态的**就是他的猎鹰。

    楚华跟随而来,他带来了方便面。随行的俄国工人都在吃大列巴,这东西有些酸不太好吃,中国的孩子还是吃面吧。饮食是简陋了一点,但是探险就不用奢望美餐,杨桃没有任何怨言。

    几个图瓦工人买了牧民的两只羊,宰杀好后就架在篝火上烧烤,之后所有人都吃到了美味的烤羊肉。楚华想的周到他连孜然也带来了,但好东西也就兄妹俩可以享用。

    村民对这一行人非常好奇,村长询问出了什么事,随行的政府官员稍微说了一下。

    这里只有一座石桥,这还是苏联时代建造的?“看来我们还得再修建一座桥啊。”睡梦中杨桃凑在大明的耳边耳语。

    “真的需要么?普加乔夫说等采油成功了就搞输油管道。”

    “不行不行,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修一条更坚固的铁桥好,因为这里势必是要继续发展的。”

    石油一旦挖出那么油田区的基础建设马上就要开始,或者以后这里的交通就要繁华起来。次日车队过桥,大明着实感觉到了这座桥的拥挤,它的宽度居然只有四米。

    在出发前已经联系了哈伦卡村,当地村子已经做好了迎接准备。当哈丹巴特老人高高兴兴的回去后说出了这次在克孜勒的奇遇,他透露了重要消息,有大商人要对这里进行大规模投资了。村长巴斯不台一开始忧心忡忡,他非常担心放牛犊的牧场被破坏,可后来随着公司的大规模招募工人,一些勇敢的人去了克孜勒,他们手中的卢布打消了一切疑问。

    总统亲自和村长通话要求他招呼好挖石油的工人,并准备好向导。村长和村民对挖油的事一窍不通,随着哈丹巴特老人的一通说辞全村都轰动了。

    车队安全抵达了哈伦卡村,当地村民已经准备好的哈达,杨桃和大明的脖子上已经挂上了一大堆,会乐曲的人唱起了民族歌曲,有的老艺人甚至唱起了呼麦。

    “你们来到这边挖石油,如果挖到石油会给我带来什么?你们是给我们送来财富的么?”村长直接询问普加乔夫,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人群中哈丹巴特老人一家都在,他的两个孙子直接跑上来,那一天的接触他们已经和这个名叫别西卡的小女孩成为了好朋友。“今晚你们一定要住我们家,我们要尽地主之谊。”巴根兴奋的说道,面对这样的邀请还有理由拒绝么?

    如此这般车队就在这里安顿下来,按照计划休息一宿次日开始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