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王老汉和王婆大惊。“乖乖,还是你们城里人厉害。过段时间就是交公粮,又有不少人要犯愁了,一年到头也就挣个一千块。”王老汉无奈的摇摇头,他住在乡下也是种地的。种的地很少保持口粮就行,女儿在城里做工每个月都寄钱回来,生活过的非常闲适。王老汉宅心仁厚,闲钱多了也真的乐意借给乡亲。收获的季节,之前借的钱就归还,他们直到钱用光了再来借。

    似乎是炫富了,杨桃白了大明一眼。大明话锋一转:“工人的工钱高那是他们应得的。我们造机器卖到省城赚了很多钱,可这机器都是妹妹亲手设计的。她虽然不是您的骨血,可法律上她就是您的孙女。如果可以,我邀请您到城里住住,一家人应该住一起。”

    王老汉摆摆手:“这人老了就喜欢清静,我觉得这村子里住的挺好。”他婉言谢绝了,接着又对那五千块的分配有了些想法,或许可以借给乡亲。乡下商品流通量很少,各家多是自给自足,可出了村子就得花钱了。这年头农民的日子不太好过,交了公粮剩下的钱也不多。乡下不比城里,很多家庭有多个孩子,人一多消耗就大。钱要合理分配于是有的孩子就无奈辍学。“说起来今天应该是上学的日子吧,你们两个孩子还亲自下乡看我们。”

    “我暂时是辍学了,是我自己放弃的。”大明解释了一下,基本就是学校的知识过于肤浅,干脆等到年纪到了直接去考大学。

    天才的世界王老汉不解,这俩孩子掌握着令人不可思议的财富,而且还是娃娃亲。这份幸运落在了他的头上,女儿争气在城里做工使得他不用再过分辛劳于土地,如今新添的小孙女浑身的不可思议。

    本来上午就是要走的,王静跟父母说了一下想法。昨天因为她的感情用事或许王二毛家心里会不好受吧。他们来借钱,自己也没给好脸色,会不会有些仗势欺人的意味?干脆就去拜访他们一下。

    杨桃和大明跟着去了,他们行走在村里的土路。土地别碾压的坑坑洼洼的,一条条深深的车辙印,那是村里拖拉机的杰作。拖拉机是村里共有的,主要是犁地用。这年头村民不富裕,农机价格又很高,而这王家村更糟糕一些。“咱们住的好房子,这村子里却还有很多茅草房。”大明不由的感叹。

    “放心,再过个十年肯定什么都变了。咱们国家农民最多,这种地若是艰难大家就会去城市,这种地的人少了国家肯定为难,说不定种地还给补助求着大家种地呢。”

    妹妹总是有很多前瞻性的言论,仔细品味也确实是那个道理。当初办厂时她的预言完全应验了,大明日常生活中也刻意留意这些言论。大明看着周遭,墙壁上刷着白灰,朱漆刷着“必须完成征粮任务”的字样,心头不禁犯嘀咕,这交公粮真的有那么麻烦吗?

    小孩子在他们身边溜达,妹妹穿的整洁,粉红趁白的着装正配她的名字,真是一朵桃花。而那些小孩,年纪也和她相符,看起来脏兮兮的好奇心极强。小孩子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王二毛的家,居家环境说的过去。借到了钱,王家这时很是高兴。王二毛也觉得仅仅种地是不行的,借的这五百元其实是想做一份小生意。王静领着两个孩子进了屋得到了主人的欢迎。两个人又见面了,王静的内心依旧很矛盾。这番也看到了他的妻子,杨桃注意到,这也是个很漂亮的姑娘。

    普通人的梦想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王二毛接近三十,现在他距离梦想的达成越来越近了。曾经的王静也觉得就这样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过一辈子就是最好的,直到她进了城。小城十年的发展非常可观,眼界开拓了她的心思也就改变。每个人都有梦想,她没有更大的野心,本来想着完婚后把丈夫介绍到福利院工作的,可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

    王静抱着女儿,祝愿王二毛两口子生活幸福,没有再多说些什么就离开了。

    来了又走了,在王二毛家的见闻杨桃感慨很多。那户人家是个大家庭,王二毛注定要为整个家族挑起生活的重担。而养母则有着不同的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有时候誓言也会变得苍白无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