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陈玉

    然后陈征便生出没人理解他的苦闷来。家里的正室在陈征眼里,是个老古板,那只能上外面找解语花去了。开始时,小简夫人也是尽心尽力耐心地劝,可陈征只恨小简夫人不理解他,向着外人。两口子关系不但没缓和,反倒是吵得更厉害了。

    到最后,小简夫人心灰意冷,陈征也是失望至极,于是知心解意的柳如上门了。

    小简夫人三子一女,有儿子傍身,又对陈征失望,所以也不吃醋,只将三子一女视若命根子。只要不妨碍到她的子女,随柳如闹腾。

    也许是命,柳如进了陈家的门,就只生了陈玉一个女儿,之后连个蛋也没下过。柳如与陈征将陈玉视若珍宝,那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陈玉也争气,长得美,琴棋书画都出挑。时时刻刻将正经的嫡女陈莹掩盖在阴影里。正如阮媛所说,陈玉可利用的资源就只有陈莹。柳如的出身,虽不是秦楼楚馆,但也相差不远。

    这世上有这么一种女人,或是大家族出身,后来家族没落、或是家里男人全获了罪流边、或是被问斩。而这些个女眷,有的被发卖了、有的则没为官奴、行役。赶上大赦的时候,那些么为官奴的,便会再度充为良籍。她们没了男人依靠,有的再嫁,而有的,就会利用自己的资源。

    什么资源呢?她们专门收养一些个七八岁,最大不过十岁的小女孩儿为女儿,入了自己户籍。然后教养几年,教些琴棋书画。然后靠着自己曾经认识的人脉,送去高门大户成为妾。

    这样要比开个青楼更高贵,来钱也更加的省力又干净,还快捷。

    而她收养的女孩儿也多半会感激,因为若不如此,很可能便入了贱籍,那更加的惨。而柳如正是被这样的女人收养的。

    所以,陈玉没有外家可以指望。

    两人年纪一样,那么对于婚姻来说,两个人肯定是竞争关系。这不像同样两个都是嫡女、或都是庶女,京城里大家子也很多,大家出身一样,那么你选你的我选我的,反正条件差不多的男子有很多。可偏偏一个嫡一个庶,那么议亲时,出身就很重要了。

    而陈玉有个被专门培训成小妾争宠的娘,又有个文采出众的爹偏心宠爱,不用想,也能知道陈玉定是个十分出众的可人儿。所以陈玉如何也不会同意自己在议亲上,低陈莹一等的。

    陈莹是小简氏照着大家闺秀的标准养出来的,讲究的是个稳、忍、退让。你对着一个万事都要挣一头的人,挣还不见得挣过呢,还要忍让,那可就不要恨陈玉自小就压着陈莹一头了。

    所以,自小到大,陈莹明里暗里没少吃陈玉的亏。

    陈家给几个姑娘准备衣服首饰,陈莹都会礼貌的让一让,结果陈玉二话不说,便将好的挑走。再如陈玉做了什么错事,总有办法按到陈莹身上,让陈莹顶包挨罚,陈玉却在一边嗑瓜子,看热闹。

    若是陈莹、陈玉两个一起出门,总是有数不清一表三千里的表哥,为陈玉保驾护航,陈莹不知道为什么,却总是让人误会她要么推陈玉了、要么打陈玉了。

    总之,陈莹每次都会受伤,却又会被骂仗着自己嫡女身份,欺负庶妹,不够友爱。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盛行的时代,不友爱是个相当大的问题。在家不能友爱兄弟姊妹、那么男方家长就会怀疑,嫁过来,你又如何会友爱夫家的妯娌、小姑呢?

    庶兄妹也是兄妹。舜与象不就非同母?那就是自古以来,男人用以要求男人,也同样要求女人的标杆。因为孩子对于女人来说,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不亲。但却全是男人自己的血缘,在男人眼里,只有儿子有没有才气、没有嫡庶。

    想想战国四公子的田文,也就理解了。

    再说,自古以来,家为万事之本。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男人娶女人回家,开枝散叶之外,主要的是能帮着男人持家。因为只有家稳定了,男人才可以治国平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