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打配合

    李毅道:“通过第一轮排查,建校年份在四十年前的,房屋资质临界的校舍,就有三分之一左右。”

    陈伯年道:“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如果不调查的话,我们根本想不到,咱们市里的校舍,居然老化到这个程度了!”

    李毅道:“这三分之一的校舍,是必须尽快迁建的。校舍不比其它,在拆建过程当中,我们要对现在的师生做出妥当的安排,这就要求事先做好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市里打算,用一年时间,完成全部危校的拆建工程!也就是说,将来一年时间里,我们西南市,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十条道路的开工,另一方面,还要筹建两条地铁钱,再者,就是市里危校的改造。”

    两人你一段,我一段,补充得完美无缺,配合得天衣无缝。

    陈伯年道:“李毅同志,这么多的工作,你们政府方面,忙得过来吗?”

    李毅道:“我来西南市,就是来做事的!我要是想享受,就不会离开京城了。”

    陈伯年笑道:“好啊,我们每个西南人,都应该有你这样的精神!有这样的市长,还愁何事不成?”

    李毅道:“关于学校改造,我也制订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请大家看看,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

    会议室的同志分发材料,把第一份材料放在王晋安面前。

    王晋安果然只当一个旁听者,并没有发表什么言论。

    他拿起材料翻了翻,忽然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便戴上眼镜,仔细阅读。

    十分钟后,陈伯年道:“同志们都浏览过了吧?接下来,咱们继续。”

    王晋安抬起头,说道:“我说两句。”

    众人赶紧目视王书记。

    王晋安道:“刚才在看的时候,我就一直想说。这计划,是谁制订的?”

    李毅道:“王书记,是我。”

    王晋安道:“我看你在计划里说,建校的费用,不用市里出?”

    李毅道:“是的,因为市里也拿不出钱来了。”

    王晋安道:“那这钱从何处来?我看你在计划书里,说是有人投资?”

    李毅笑道:“一部分是由亿基金投资。”

    王晋安动容道:“亿基金?我知道他们是专门做慈善工作的,也曾捐建过不少希望学校。可是,他们怎么可能投资这么多的钱?这可不是几所学校的事情。”

    李毅道:“我们这次改造,需要改造重建的小学,就有一百多所,其它还有中学,那就更多。亿基金只能捐建其中一部分,而且只针对小学部分。”

    王晋安道:“嗯,那其它学校的改造费用,从哪里来?”

    李毅道:“从开发商来。”

    王晋安道:“开发商?”

    李毅道:“西南市将实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房地产的开发,也会实现大跨跃。开发商之间是有竞争的,而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竞争,让他们投资修建配套的学校。”

    王晋安道:“配套的学校?”

    李毅道:“其实,这种模式,在外面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很多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在投资大型楼盘时,就会考虑到小区学位的供应问题,不然将来的房子就不好卖。所以,在建房时,就会跟附近的学校联系。但学位是有限的。无奈之下,开发商只好自建配套学校。当然了,有时为了鼓励开发商投资,我们政府方面,也会主动要求,和开发商一起,共同承建配套的学校。”

    王晋安道:“这个模式可行!”

    李毅道:“这是肯定的。学校,尤其是名校的学区房,可以加快房子的卖出,快速实现开发商资金的流转。有实力的开发商,都会这么做。”

    王晋安道:“你这种做法很好,值得推广。”

    李毅笑道:“多谢王书记夸奖。”

    王晋安道:“那照你这个计划,西南市建这么多的学校,居然都不用出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