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不取人间分毫

    房敏道:“要是能把这些流失在外国的文物珍宝,全部收集回国,那该多好啊!这种愿望,也不知道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李毅道:“房小姐,我觉得,你能发这样的愿,就足见你对祖国的感情。”

    房敏笑道:“那当然了,我去过那么多的国家,最终还是选择回国发展,就是因为我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离不开家乡的唐诗宋词,我想撑一叶小舟,走进婉约的荷塘里,流连不返。也想漫步在黄沙古道,拍着云板,吟诵黄钟大吕,在清晨雨后的渭城客舍,感叹历史烟尘的匆忙与无奈。外国的土地,给不了我这样的情感体验。”

    李毅偏过头,望着她,说道:“你是一个别致的女人。”

    房敏道:“我还是头一次听人用这个词语评价我。”

    李毅轻咳一声,说道:“走吧,再晚一步,你想去参加的那个拍卖会,只怕早就场散人离了。”

    房敏咯咯一笑,和李毅动身前往。

    李毅去哪里,自然也少不了有妙可跟随。

    “李先生,泰王国的历史印迹还是很强烈的,随处可见的寺庙殿宇和信佛人群,也显出这个国家的古老和善良。”房敏笑着说。

    李毅道:“嗯,佛教发源于印度,但在本国早已式微,反而是在我国还有泰王国等国家,得到了发扬光大。一种外来文化,只有深深的融入本地,才有生存的根基和能力。你看,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就和本土文化融化,变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佛教在泰王国的发展,也是如此,具有鲜明的泰王国特色。”

    房敏道:“领导就是做总结的。我辈听听,学习一下。”

    李毅哈哈大笑。

    刚到地头,就有人围上前来。

    李毅还以为是兜售拍卖会门票的,摆摆手,用泰语说:“不需要。”

    “看看,看看,好东西。”几个眼神躲闪的男女,围住李毅和房敏不舍,其中一个男的,手放在裤兜里,掏出一个东西,半藏半露的给李毅他们看上一眼,然后又飞快的塞进去,好像他握的是什么稀世珍宝,被人多看两眼也会亏本似的。

    李毅没有在意,继续朝前走。

    房敏瞥了一眼,低声道:“他们是文物走私贩子。”

    李毅哦了一声:“我想多半是带笼子的,骗子。”

    房敏笑道:“想不到,你对这么草根的生活,也有这么痛苦的领悟。”

    李毅笑道:“这样的人,国内多得很,每个展销会拍卖会上都有,难道你没见过?”

    房敏咯咯笑道:“那你有没有被他们骗过呢?”

    李毅道:“想骗我的钱,难啰!因为我认准一条原则,任由你舌灿莲花,我自不信!”

    “看看,看看!好东西。”那几个推销的人,听出李毅他们是华夏国人,便用半生不熟的华语说道。

    “不感兴趣。”李毅回答。

    “还有更好的。”一个妇女掏出一个宝贝来,在李毅眼前一晃,说道,“看看,这可是好东西,圆明园里面的!”

    “什么?”李毅驻足,他被圆明园三个字镇住了。

    妇女得意洋洋,为成功拉住李毅而高兴不已,她把手中的物件,在李毅面前晃了晃,说道:“你看,黄金宝贝,圆明园里流出来的好东西,祖传之宝!”

    李毅注目一看,只见那物件小小巧巧的,呈金黄色,是一只雕刻精细的蝉,伏在一片翠绿色的叶子上,那叶子的材质,是用绿玉雕琢而成。

    “金蝉?”李毅讶道,“这玩意是圆明园里流出来的?”

    房敏也仔细看了看,说道:“给我瞧瞧。”

    妇女把金蝉递给房敏,一面神秘兮兮的说道:“好东西,好东西,比里面拍卖的还要好。”

    房敏刚看了两眼,就被妇女拿了回去,可劲儿问:“要不要?要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