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两笔账

    廖清扬笑道:“听说过,去年的事情吧?当时传得沸沸扬扬,闹得全国上下尽人皆知。”

    李毅道:“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的法律依据是2o年前国家颁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其初衷是用于对个体工商业户的管理。如今,2o年过去了,我国市场体系早已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全国23ooo多个工商管理所,绝大多数仍设立在小商小贩集聚经营的农贸小商品市场内,继续收取既无管理又无服务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收取的这笔费用,刚好可以养活这些小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清扬同志,你没有没觉得,这样做,既多收了个体户的钱,又养活了一帮闲人?”

    “啊?”廖清扬怔住了:“这个?这个?可是,工商所的职责,就是管理个体户的啊。”

    李毅道:“你们除了收费外,为他们做过什么管理和服务?”

    廖清扬摸着头,嘿嘿直笑:“这个,嘿嘿,这个嘛!帮他们办执照,年审啊!”

    李毅道:“办执照,你们收钱了吗?年审,你们收钱了吗?”

    廖清扬不由得尴尬起来:“这个,要收手续费,成本费的嘛。国家也能做亏本的事情。”

    李毅道:“但国家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啊!个体户生存本就不容易,他们缴了国税,还要缴地税,就是纳税人,就是给咱们公务员工资的主人。我们理应为他们服务。现在呢,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却还要收他们的工商管理费!你不觉得,这很不合理吗?”

    廖清扬今天来,是来的李毅联络感情,拉拢关系的,哪里想得到,李毅居然跟他讲这么一番话?

    这些话,完全出了了的认知范围,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李毅。

    “李省长,可是,这套方法,已经实行二十年了,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廖清扬只能这么说了。

    李毅道:“因循守旧,能有展吗?能与时俱进吗?时代在改变,咱们却一成不变?那是要落后的,落后,是要挨打的!这在历史上,早就有过血与火的教训了。”

    这题目有些大,廖清扬的脑子,完全短路了,他镇定心神,顺着李毅的思路想了想,终于摸到了李毅思维的一点边边,试探着问道:“那李省长的意思是?要咱们也学益州的样,免收个体工商管理费吗?”

    李毅道:“我刚来东海市,对这边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我现在提出这么一个意见,只能供同志们参考和讨论,具体能不能实行,还要征求大家的意见。”

    廖清扬道:“李省长,免收个体工商管理费?哪咱们全省算起来,要损失一笔大收入啊!”

    李毅道:“我在京城时,到工商总局去了解过,得到这么一笔数jù。据工商总局统计的数字,上个世纪末,我国的个体户总数约为三千两百多万户。而到了今年,个体户总数,却降到了二千四百多万户。短短几年时间,就锐减了八百万个体户。这说明什么呢?”

    廖清扬道:“说明做生意越来越难了。”

    李毅道:“不错,生意越来越难做,而税费负担却越来越重!工商管理费,全国一年能收一百七十多个亿,看上去,这是一笔很大的财政收入,可是,这些收入,却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掏出来的。为了收这笔税,全国要成立23ooo多个工商管理所,每个工商所,又要养活多少正式在编职工,还要养活多少编制外的合同工?这么一算,一百七十多个亿,并没有多少钱流进国家财政的大口袋里。”

    廖清扬显然没想到,李毅心里,居然有一笔这么大的账!还算得这么清清楚楚!

    “李省长,您讲得太对了。就拿咱们省来说,仔细一算的话,的确是没有多少钱归入到财政去。”廖清扬感叹了一声,说道:“可是,蚊子腿也是肉啊,能多出这笔收入,对省财政还是有帮助的。”

    李毅道:“咱们再来算一笔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