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政绩与民生

    梁凤平道:“我之前就来过东海市,也在海江市里转悠过,我今天出去,主要是去看看河西新城的建设情况。”

    李毅哦了一声:“河西新城?”

    梁凤平告sù李毅,海江市这几年大搞城建工作,重新规划了整个城区。

    李毅说道:“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大搞城建工程,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东海省的城市化步伐,走在前列,城建工作,比其它城市速度会更快更重要。”

    梁凤平冷笑一声,说道:“依我看,当官的,一心钻在城建工作上,大都是为了政绩,因为城建工作,容易出成绩嘛!”

    李毅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当官的,当然要图一个政绩,只要他的政绩工程,也是民生工程,那就是正能量了。城市的基建工作,还算好的吧,这毕竟是利民的工程,城市建得越好,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就越高了。”

    梁凤平道:“可是,盲目的投资和开发,这可算不得什么好事吧?就拿海江市来讲,每年投入两百多亿,来开发河西新城和改造重建老城区,这两项城建工程,投入三年了,已经花了近千个亿的巨额资金,却只搞出来两个大烂摊子!难道,你也觉得这是正确的吗?”

    李毅听到这些数jù,难免吃惊:“三年时期,投入了近千个亿的资金在城建上?这真是大手笔啊!”

    梁凤平道:“你在益州时,一年的城建预算才多少?三千多万吧?你对比一下,海江市这样的投入,有多么的疯狂?”

    李毅道:“海江市的财政,比益州要高得多。”

    梁凤平道:“再高,也高不出这许多来。一年几百亿的城建投入,其中一部分,都是贷款来的。”

    李毅摸着下巴:“海江市搞这么大的动静?这一届的市领导班子,很有魄力啊!”

    梁凤平道:“这一qiē,都是现任市长康岳文搞起来的。”

    “康岳文?”李毅道:“哦,是他,这人我知道,前不久,新闻联播里还放过此人的采访报道,说道是海江人民的好市长,他上台后,积极主张城市建设,一方面进行旧城改造,一方面又开发建设新城。”

    “就是此人。”梁凤平道:“海江是一座历史古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还有几个大一些的旧城区,因为古屋保存得比较完整,就没有进行拆迁和新建。康岳文上台后,就划定了一片旧城区,进行改建。同时,把旧城区的居民,全部迁移到河西新城去,在那边建设一个崭新的新城区。”

    李毅道:“这可是大手笔。旧城区不是有文物保护性质的古屋吗?他怎么能去拆迁?人大常委会,也不会同意这种预算啊!”

    梁凤平道:“他并不是拆了旧城,建成高楼大厦,而是在原来的地基上,再建一座‘古’城,仍旧建设成古老的样式,恢fù海江市以前的繁华市井风貌。”

    李毅道:“哦?他是想把老城区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吧!”

    梁凤平道:“正是。也就是建一座现代版本的古城出来。”

    李毅道:“这愿望是好的,可是,外面的游客来旅游,冲的就是千年古城的名号来的,就是为了触摸几百年甚至几千前留下来的老城墙、老屋墙,感受古旧的氛围。全部拆了建新的,这就有些舍本逐末了。”

    梁凤平道:“嘿嘿!所以说啊,康岳文的名声,是好坏参半,有人说他是个好市长,有想法,有魄力,还肯亲力亲为。因为康岳文很少坐在办公室里,一有时间,就在外面跑,还经常去工地指挥,开现场办公会,不辞辛苦。也有人说,他是沽名钓誉,打着旧城改造的旗子,拆迁旧城,为自己捞政绩。”

    李毅道:“求全这毁,不虞之虑,自古难免,真正做事的人,是不会在乎外界这些传闻的。只要康岳文能真的有这个大魄力和大手段,将这两个工程做成功了,那对海江市民,还是有好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