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大过年

    他常对属下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来自于实践,话糙理不粗”

    经过李毅和众党委成员的分片管理,柳林镇各个村组,参与种养的农户达到了一半。

    秋收过后,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60。因为最先参加种养的农户,大都已经丰收,而且个个都卖了一个好价钱,有了利益的激发,更多的村民自发的投入到了劳动当中。

    这让李毅对农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并不是真懒,只是在看不到出路的情况下,彷徨无措、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罢了一旦看到发财致富的良机,他们比谁都勤快

    引用高山村村支书刘铁石的一句话:“庄稼人嘛,别的没有,力气还是不缺的”

    而当时令进入寒冷的冬季,大棚种植的优势凸显出来,当别人缩在家里的火炉边烤火时,大棚种植户们却在忙着收获地里的劳动成果。

    为了组织菜农们进城卖菜,李毅找到柳钢的袁国平。

    候长贵黯然离开,袁国平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柳钢的厂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看到李毅夹着公文包走进来,前台的小姐马上笑眯眯的迎上来:“李书记好”

    前台的前任,随着候长贵的离开而离开。这任前台,虽然没有前任妩媚性感,但笑容亲切自然,语音柔和甜美,待人热情大方,很对李毅的胃口,曾当着她的面,在袁国平面前夸奖过她。袁国平当即说道:“就冲李书记的金面,我给你涨三极工资”

    自那以后,前台每次看到李毅过来,都是热情有礼。

    李毅笑道:“我找你们袁总。”

    前台笑道:“我们袁总吩咐了,只要是李书记来找他,可以不用通报,不用排队,直接上去找他就行。”

    李毅摸摸鼻子,嘿嘿一笑:“特权我喜欢。”

    袁国平见到李毅前来,放下手中的笔和文件,过来同李毅握手,金铭泡了好茶伺候。

    “袁总,你忙,我也忙。咱们不整那虚的,我要五辆车:两辆中巴,三辆大卡”

    袁国平笑道:“嗯,李书记,如果只是暂时借借呢,那倒好办。随时有车。”

    李毅道:“大棚丰收,菜农们要到城里去卖菜,总不能叫他们挑着担子,冒着严寒去赶集吧?所以前来借车一使。haha,卖完菜就还”

    袁国平道:“好李书记,你可说了的,卖完菜就还啊不许耍赖。”

    李毅佯做不悦:“我几时说话不算话了?这样吧,金秘书,你做个见证,如果菜农卖完了菜,我不还车的话,我就灌下五斤黄河大曲”

    金铭道:“好,这个证人,我愿意做。”

    李毅道:“口说无凭,这样吧,金秘书,麻烦你立个字据,我签字按手印”

    袁国平连忙笑道:“李书记言重了,你我还信不过嘛我马上吩咐人办理”

    李毅笑道:“一定要交情归交情,该有的手续应该有”

    袁国平顿时大为感动,吩咐金铭起草了一份借车协议,一式两份,各自保管。

    第二天,西州市和涟水县的大小菜市场,出现了一群乡下来的菜农,他们坐着政府雇的车,把丰收的大棚菜和走地鸡卖到了各大市场。

    冬季正是各种瓜果蔬菜短缺的季节,柳林的菜一上市,就引发了一轮抢购热潮。

    来卖菜之前,李毅曾经对菜农说过,冬天的菜,要比往常贵三到五倍出售,黄瓜茄子也要卖出肉价来

    菜农们听了,都惊疑不信,到了菜市场,开始的价格都不敢往高了喊,仅比平常贵出个毛把两分的,等到那些城里人毫不还价就大把往家里采购时,他们才意识到吃亏了,马上按照李毅吩咐的,把菜价提了上去。

    五辆车繁忙的往返于柳林镇和城市,把菜农的希望和收获载向远方,再把满满的钞票运回家乡。

    所有参加大棚种植的农户,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巴,这么高兴的事儿,还是头一遭遇上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