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端午

    李周乐这才想起,五月初五为“九毒日之首”,民间有“躲端午”的习俗,父母要将孩子送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一些新嫁女也会在这天躲回娘家。笔×趣×阁www。biquge。info遂笑道:“一时没有想起来。”

    满仓婶笑道:“你这孩子还没有成亲生子呢,等你做了娘亲就会时刻将这些注意和忌讳记在心上了。”

    满金婶听了这话后笑着问道:“周乐啊,你什么时候和子夏成亲啊。”

    李周乐脸红红地小声道:“我,我们还不急。”

    “不急?你雨花姐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都怀上了,你还不急。”满仓婶瞪大了眼睛,“是不是没有长辈做主,你们不知道怎么办理?我就拿大一回,帮你们操持,怎么样?”

    温子夏连忙向满仓婶道谢:“婶子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我和周乐说好了,等我中了秀才后再风风光光地将周乐娶进门。”

    “好,有志气。”满仓叔拍着大腿称赞道,“子夏啊,等你中科秀才,叔给你找媒人,上李家门提亲。”

    满金叔也笑道:“叔帮你逮大雁,让人风光上门。”

    其余村民们也纷纷表示要帮忙,温子夏作揖感谢,一群人热热闹闹到了河边。

    这河叫做沱水河,是旌阳县中最大的河流,河宽五百米,平时有往来的船只通过。今天为了划龙舟,其余船只全部被拦在了别的地方,河面上只有十几艘龙船,全部是县城中的富贵人家组建的。在战乱之前,龙船的数量最大达到了五十多条,一些富裕的村子也会扎龙船参加赛龙舟比赛。然而天灾战乱几年,百姓们温饱都成问题,怎有心情有闲暇做龙舟划龙舟?

    温子珏有记忆起没没有看过赛龙舟的盛况——吃饭都成问题,温子夏哪会带他们来看赛龙舟?——此时看得兴高采烈激动无比,恨不能自己亲自爬到船上去划两划。温子瑜拉着弟弟,生怕其不管不顾地跳下河。李易书拿着韩诺传送过来的数码摄像机,按照韩诺教授的要点打开摄像机,对着河面拍摄。三个小的全部远离李周乐和温子夏,让他们可以说悄悄话,也避免被两个人秀瞎眼——韩诺语。

    关儒林过来后看到的就是这么泾渭分明的两摊,忍不住笑了笑,问李易书:“易书,你手上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

    “没什么。”李易书赶紧将摄像机藏到自己的外衣里面,“是我自己做的一个小玩具,挺丑的,剧不拿出来给夫子看了。”

    关儒林本也不想看那么黑乎乎的丑玩意儿——摄像机生产厂家:砸你烂香蕉,竟然敢诋毁我们公司的产品——不过是借着跟李易书说话让温子夏与李周乐从黏糊中分开:“放心,我不看。”

    温子夏笑着走了过来:“关夫子,你是来找我的?”

    关儒林笑着点头:“不错,你跟我来,县老爷要见你。”

    温子夏惊讶:“县老爷要见我?”

    对于古代的普通人来说,县官老人对他们可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一听县老爷要见自己,即使见过“神仙”的温子夏也有些惊慌害怕,满脸担心地询问关儒林:“县老爷怎么会知道我?”

    关儒林安慰温子夏:“放心,没事的,是我跟县老爷提过你,说你学问扎实见识不凡,明天县试绝对能中魁首。县老爷爱才,想要见你一见。”

    自从送“仙种”事件过后,关儒林已经在县老爷那里挂了名,入了县老爷的眼,偶尔会被县老爷叫去帮县老爷的忙或参加县里的一些聚会酒宴,此次端午,县老爷也叫上了关儒林。一群人从赛龙舟说到端午起源再说到以端午为题作诗题词,关儒林便推荐了温子夏,想着帮温子夏在县城的这些富人和读书人面前露一次脸。

    温子夏听说了经过,有些哭笑不得。虽然他的学识丰富,破题写文信手拈来,但这作诗作词,他却是缺少几分灵性。不过这是关儒林的好意,他不能拒绝,而且县老爷也点名让他去了,他更不能不去。无奈,温子夏只能谢过了关儒林的好意,整理了一下衣襟,就要跟关儒林去见县老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