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粮种

    过了半个月,韩诺收到瓷缸传送过来的三张绣帕,比之最先一个还要精致秀美。笔|趣|阁www。biquge。info韩诺将绣帕给了常淼,常淼当即就将商品挂在了她的淘宝店上。两天前,常淼已经与远绵镇的一位老师傅签订了合同,将灯笼的图片挂到了网络上。不过两天时间,竟然接到了三单生意。

    常淼将绣帕的价格定得很高,一千元一张,但识货的人还不少,很开就被抢光了。韩诺是以三百元一张的价格卖给常淼的,不过这短短两天的功夫,他们两人分别赚了九百元钱和两千一百元钱。十元钱一包的打火机换来九百元钱,简直是暴利啊暴利。

    韩诺将剩下的六个打火机传送给李家姐弟,李周乐让李易书和温子夏跑了一趟县城,将打火机交给孙掌柜,又换来六百两银子。孙掌柜也不耽搁,马不停蹄地前往省城,将打火机交给姜颢之。姜颢之立刻让人安排拍卖,一个打火机竟然拍卖出了千两的高价,乐得姜颢之见牙不见眼,重重嘉赏了孙掌柜。从来好事成双,不久,圣旨来了,封了姜颢之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本来是要封云骑尉的,不过皇上刚要下旨时,姜颢之又进献上了打火机,皇帝一高兴,就将爵位给提升了,从六品的云骑尉,变成了四品的三等轻车都尉。

    这下子,原本还在姜大少爷和姜二少爷中间踌躇的族老们立刻坚定了决心,将族长的位置交给了姜大少爷。姜夫人气急攻心地晕倒了,醒来后就再也无法站起来也无法说话,中风了。姜大少爷高分万分,虽然他成了爵爷,但姜夫人名义上时他嫡母,要弄出点儿事儿,他也没办法。现在好了,姜夫人中风了,再也不能起身不能说话也就不能再算计他了。头上的一座大山移开,姜大少爷借口庆祝获封爵位,连放了三天鞭炮。别人不清楚,只有姜二少爷明白姜大少爷是庆祝姜夫人再也不能挟制他了。

    再转回李家姐弟这一边。听说李家姐弟要修学堂并且先生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后,村民们都非常积极地前去帮忙做工,只用了半个月,学堂就修好了,有手艺好的木工还做好了二十套桌椅摆在学堂里面。学堂后面是先生的住处,里面也摆设了新做的床和家具。

    李周乐用粮食做报酬,村民们都不多要,还是温子夏出面劝说他们,才让众人心安理得地收下了。做木工活的两位所得到的报酬最多。

    学堂修好了,接下来就是找先生。李家和温家兄弟都不认识好的教书先生,于是请孙掌柜帮忙。孙掌柜巴不得帮他们的忙,费心地帮他们找到一个适合的先生。先生名叫关儒林,是一位秀才,年不过二十五,因为家中老母病重,为了给母亲治病,将家中的老宅和祖业都卖掉了,如今租赁了一间破旧的小屋住着,靠着抄书的小钱过活,生活极为困苦。孙掌柜找上关儒林一说村子请先生的事情,关儒林立刻就答应了,第二天就带着妻子儿子以及老母亲前往村子。

    关家的生活用品少得可怜,除了一些书,就只有两床薄被和几件衣服以及厨房的破锅破碗。李周乐一见这种状况,立刻拿了几两银子出来,让温子夏去县城买了三床被子和一些粮食回来,给关家做为乔迁之礼,村民们也陆陆续续送上一些小东西,将关家填得满满的,让关家人感激不已。关儒林决定要好好教书育人,不辜负村民们的这番情谊。

    第二天,关儒林就开始在小学堂上课了,每天上一个时辰教村里的孩子学习认知,学习《三字经》和《百家姓》――村民们对孩子的期望不高,能识字就行了,因此关夫子也不会教孩子们太深的内容,学完三百千就够了――其余时间则是专门教导李易书与温家两小。温子夏去听了两节课,回来后告诉李周乐,关儒林学识扎实,是个很尽责的老师。偶尔,温子夏有不懂的地方也会去找关儒林讨教。一来二去,关儒林和温子夏成为了关系不错的好朋友。

    转眼,二月到来了。虽然二月春风似剪刀,但村子里面人都开始下地准备春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