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60章 发糖

  “当然都听过了,我挺爱看电视剧的,这些剧我都追着看呢。”满头白发的老爷子依旧神采飞扬,说起最近流行的电视剧丝毫不输年轻人。

  “那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词呢?”楚钦将颁奖要用的信封交给老爷子。

  “有啊,”闫老捏着手中的信封,却不急着打开,而是说起了这些电视剧插曲,“我很喜欢景弘盛世片尾的那三首曲子,《风沙祭》《定北曲》《盛世歌》,特别是盛世歌里的那句‘先人沙场裹尸还,换得盛世清平调’,这年头填词特别有古韵的歌不多了。当然,淑妃传里那个插曲也特别好,用的是古代的词牌填词,真的是重现了历史上的小曲,让我非常的震撼。”

  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不但要有扣人心弦的剧本,有演技精湛的演员,做工考究的服装道具,更要有让人耳熟能详的音乐。并不需要多经典的曲子,但一定要符合这部剧所表达的情感,能让人清晰地记住这部剧,偶然哼唱起来的时候,眼前还能浮现出剧中的情形。

  当然好的电视剧配乐,不仅包括片头片尾去,还有剧中的插曲、背景音乐等等。综合考虑下来,还是《景弘盛世》更胜一筹。

  据说这部剧的歌词,是小说原作者,全国知名的艺术家曲老,亲自填写的。而曲作者,则是国家级古典音乐大师。这样的阵容,想不得奖都难。

  接下来是最佳摄影、最佳导演等项目,被其他电视剧摘得。楚钦跟阿月轮番上阵,使得气氛一直没有冷却过。

  “好了,到了关键时刻了,接下来是个人奖项,要颁给这一年的最佳新人。”楚钦笑眯眯地说,场中的气氛又热烈了许多。明星们对于剧组是否得奖并不是真的关心,最关心的还是自己有没有得奖。

  一个视后或者视帝的奖项,至少可以让片酬翻一番。一个最佳新人奖,就预示着接下来两年之内都不愁没有戏拍。

  那群年轻的演员现在万分的紧张,开奖嘉宾就是慕纱。

  “纱纱姐当年也得过最佳新人奖吧?”阿月笑眯眯地问。

  “是呀,不过当年还没有这个盛典,我得的是银鸡万花奖。现在站在这里给别人颁奖,还真是感慨万千。”慕纱笑着说,她刚出道的时候也是拍电视剧的,凭着一部历史剧得了个最佳新人奖,之后就一路披荆斩棘,爬到了今天影后的位置。

  屏幕上闪过这次被提名的人。

  第一位是在一部励志剧中担任女一号的林秋莹;第二位是在抗战剧中扮演男二号的陈家豪;第三位是在仙侠剧中扮演女二号的赵冰冰;第四位是在《景弘盛世》里扮演弘元帝的周沫;第五位则是《后宫淑妃传》里演男二号的莫少阳。

  前几位还真是新人,也没上过大杂烩,楚钦对他们不是很熟悉。周沫倒是来玩过,人还不错的小伙,就是不怎么爱说话;莫少阳就不用说,这小子很会做人,因为上次楚钦在节目上偏向了他,后来隔三差五就给楚钦打电话、发微信,逢年过节也有礼物寄来,已经跟楚钦混成了好朋友。

  娱乐圈这种地方,会做人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慕纱打开信封的那一刻,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来:“获得最佳新人奖的是……”

  现场响起了激动人心的鼓点,莫少阳紧张地攥紧了拳头。今年虽然不是他出道的第一年,但确实是他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如果在这时候获得最佳新人,他今后的事业无疑会顺畅许多。

  温晴跟莫少阳是一个剧组,见他紧张便小声安慰:“这种时候,他们肯定还会再买个关子,你别太激动了出洋相。”

  莫少阳闻言,赶紧松下一口气,感激地看向温晴。

  另一边的陈家豪却是胸有成竹,他演的是抗战剧,上面比较喜欢这种剧,在评奖的时候肯定会有偏袒。更何况经纪人已经向他透漏,这个奖项肯定是他的没跑。

  鼓点响过之后,慕纱果然又卖了个关子:“最佳新人奖的获得者……是谁呢?”

  陈家豪猛地站了起来,全场的人都向他看过来。慕纱无辜地眨眨眼,其他明星捂嘴偷笑,媒体迅速把这一幕截下来。如果陈家豪得奖,那他知道的这么清楚就肯定有问题;如果陈家豪没得奖,那就更丢人,自己瞎激动个什么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