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王恒岳和杜月笙

    王—恒岳说的一点也不错,法租界的费沃礼总督离任,法伯逊中校奉命来接替。

    此人比较耿直,而且清廉,更兼有法兰西民族的傲慢,同时也接受费沃礼同上海滩的流氓来往而被微词的教训,所以十分讨厌流氓,更不屑与流氓来往。

    但身后有着国民政府撑腰的杜月笙不理这一套,现在他的势力已成,在效命国民政府的前提下,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在上海他有些大总龘统王恒岳赋予他的特权!

    现在的上海滩上,他不愿给你,你拿命也换不去:他要给你,你不要也得给你。

    在法租界的一幢漂亮的洋房里,颇有军人气质的法伯逊中校迎来了三位客人。他们在书桌上放下一只精致的红木圆盘,像一只微型的小圆台。在小圆台上,他们排下了黄灿灿的金碗、金碟、金勺和两双金筷。

    “尊敬的法伯逊中校,这是杜先生的意思。”来人道。

    法伯逊毫无表情,他围着书桌踱方步。忽然,他停止了脚步,往书桌边的椅子上一靠,开口道:“你们听着,本人不吃这一套,把桌上的东西拿回去!还有,转告你们主子,要他解释清楚,这是什么意思,然后登报声明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否则,我将下逐客令,不准你们呆在法租界!送客!”

    送礼的人回到杜公馆,把情况一说,杜月笙笑了笑,没吱声。

    杜月笙的结拜兄弟,远近闻名的“斧头党”大当家高鑫宝恰巧在一旁,火冒三丈地说道:“他娘的,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小贼新宫上任三把火,烧到我们身上来了。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何必呢?老弟,”杜月笙缓饺地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话虽然这么说,但杜月笙心里却发生了一阵冷笑。

    大总龘统告诉过自己,“只要是对付外国人的,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上海终究还是中国人的上海!”

    展自己的身后,站着的是那位强权的大大总龘统。

    自己什么也都不用担心,什么也都不用害怕!

    三天后,法商电车公司的工人全部罢垩工。工人们提出了反对压迫、改善待遇等一系列要求。

    罢垩工的领垩袖是赵子英和沈静彝,他们鼓动起了每一个工人,使罢垩工的声势越来越大,法租界的电车交通全部瘫痪。

    法伯逊上任不久就遇到这样的事,十分尴尬,然而,他更担心上司不知内情,认为他无能,所以,他很想快些平息事态。然而,尽管多次与工人们交涉,但总不能达成协议。

    两个月后,有人告诉法伯逊,带头罢垩工的赵子英和沈静彝都是杜月笙的徒弟。法伯逊由于上次对杜月笙送来的礼物态度蛮横,不好意思去与杜月笙打交道。但事到临头,尽管法伯逊没办法焦头烂额,却依然叫人找来杜月笙的手下,说道:“杜先生公开登报声明的事就算了,但请先生写个书面保证,保证下次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

    “可以,中校先生。但是,这点小意思还是请中校先生笑纳。中国有句话,叫做恭敬不如从命;中国还有句话,叫做下不为例。先生既然来中国,还是要明白点。”来人不太客气地说道。

    法伯逊中校只好将原先退给杜月笙的金器全部收下。

    第二天,法商电车公司的工人全部复工。杜月笙当然也没有写什么保证书!

    和法伯逊中校的较量才结束,另一场震动上海的大事又发生了。这事是由号称“江尖大亨”的顾竹轩引起的。

    “江北大亨”是上海滩对天蟾舞台的老板顾竹轩的称呼!

    顾竹轩,江苏盐城人。清末民初,苏北天灾兵祸,顾家子女众多,顾竹轩排行第四,有一年逃荒到上海,以后当过工部局巡捕,拉过黄包车。…,

    几年后,顾竹轩稍有了积蓄,开了一片车行,拜“大”字辈曹幼珊为师。继而,他也收徒弟开香堂,人称“顾四爷,”在闸北大统路、潭子湾一带作威作福,因其祖籍苏北,故称其为“江北大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