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人告了!!

    忽然神色一正:“是不是有人对老太太进行暴力威胁了?”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

    “去,把交通总长曾鲲化给我叫来!”

    “是!”

    蒋中正一出去,蒋百里赶紧道:“恒帅,这曾鲲化可是我们好不容易请回来的,我们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他上任也才不久,有些事情只怕也不清楚,你可千万别发脾气。”

    “我知道,我知道。”王恒岳沉吟着道。

    和参谋长说的一样,为了请曾鲲化,自己可没有少费力气,这人是中国铁路方面的专家。

    曾鲲化是湖南新化人,1903年以优异成绩获取官费生资格,东渡曰本深造。开始志在学陆军,后因读了曰人所著《支那铁路分割案》一书后,对曰本以铁路为灭华新策,深受刺激。民族的荣辱感,振兴中华铁路事业的使命感,促使他改学铁路,考入曰本当时著名的私立岩仓铁道学院1906年,曾鲲化学成回国后对中国铁路进行了全面考察,走遍全国十五省,历时三个月并写出考察报告,史称“丙午调查”。此前中国既无学士作过此类调查,也无政斧有关部门作过报告,中国铁路详情鲜为人知。在《中国铁路现势通论》一书中,曾鲲化最早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管理思想。他认为“管理权为铁路之命脉,权在我,则人为我用;权归人,则我用于人。”而中国铁路恰恰缺乏管理。洋人把持各路管理权,他们侵吞公款,践踏中国主权;而当时中国铁路高中级人员绝少专业出身,下级员役只是粗通文字而已。

    中国各铁路学堂,又很少设置管理科,海外攻读管理专业的留学生也为数不多。25岁的曾鲲化时任邮传部司员,虽职位不高,胸中却激荡着一腔爱国热情。感于中国路政弊端,他如梗在喉,不能不发。于是,连夜拟就了《上邮传部创办铁路管理学堂书》这篇充满真知灼见的论文,对管理理论和倡导创办铁路管理学校进行了精辟、深刻的阐述,对中国铁路管理学校的诞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鲲化堪称中国第一所管理学校的首倡者。

    1907年曾鲲化的上书,最终促成了燕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的创建,也就后来的燕京交通大学。

    王恒岳指着曾鲲化把自己修建成贯通全国的铁路,为此专门把他请到了这里,谁想到他才上任不久居然出了这样的事。

    在那等了一会,曾鲲化匆匆来到,电话里蒋中正已经把大概情况和他说了,因此一见到王恒岳开门见山地道:

    “大总统,刚才来的时候,我问了一下下面,的确是有这么个事。负责齐衡村谈判的官员,起初办的非常顺利,但到了路金氏那便卡壳了。后来官员扔下了一句话,说你搬也得搬,不搬也得搬,你一个不认得字的老太太,官司打到天上去也没有用。还给老太太下了限期搬迁的命令,说要不然就要动用警察把她关到大牢里去,房子一样得拆!”

    “混帐,谁给他的这个权利?谁允许他说这样的话!”王恒岳勃然大怒:“我再三交代,谁触犯老百姓的利益,我就下了谁的乌纱帽!北伐还没有成功,为了这点事情,居然要抓别人进大牢?还要强拆?老子把那当官的家里强拆可,看他乐不乐意!”

    曾鲲化接口道:“我听了也很生气,已经命令暂时停止那名官员的职务,并且展开调查。”

    王恒岳这才稍稍收起怒气:“北伐还没有成功,有些人就忘乎所以了,将来这样的事情出现一次我就整治一次,谁敢把刀挥到老百姓的头上,老子就把刀砍到他的脑壳子上,穿上官服这才几天,就忘记自己的身份,真把自己当成太上皇了?”

    在那停顿了下:“曾总长,现在人家已经把我们告上法庭了,你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有!”曾鲲化把自己随身携带的地图摊到了桌上:“这条铁路肯定是要经过齐衡村的,解决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加大赔偿额度,争取让路金氏同意,这样是最妥善最稳当的解决办法。还有一个就是绕路,但要比之前的预算多花上两百万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