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北伐准备

    自己的舅子马伟义成了最忙碌的一个人!

    和自己的哥哥比起来,马伟义显得非常的平凡。

    马伟忠始终都是王恒岳手下的猛将,镇守藏省,几次遇到那些贼心不死的叛军蠢蠢欲动,总是能以雷霆万钧之力一举镇压。甚至多此还多了一个外号:“马屠夫”。

    但马伟义就要默默无闻的多,似乎也只知道一门心思的做好自己的事,其余天塌下来也都和他无关。

    可王恒岳知道他有多重要!

    几次战争,自己从来没有因为物资的短缺而伤过脑筋,无论多么紧迫、多么困难,马伟义总有有条不紊的把自己的任务做好。

    这样的人,他在的时候你并不觉得他有多重要,可是一旦他不在了,你才会知道离开了这人将会有多么大的损失。

    王恒岳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过一句话:

    “我的舅子马伟义,给我两个师我都不换!”

    “邓惜墨!”正看着一车车的物资装车运去,王恒岳忽然看到不远处邓夏急匆匆的跑过,一下叫住了他。

    “恒帅!”英气勃发的邓夏一溜小跑跑了过来。

    “那么急匆匆的要去哪?”王恒岳板着脸道。

    “报告恒帅,我的装甲师已经拉到前线,我刚和总参谋长汇报了下情况,现在准备回到前线去!”

    王恒岳点了点头:“上次打仗,我们出动了似是而非的‘装甲车’,但这却是你的装甲部队首战,给我打的漂亮一些!”

    “是!”邓夏大声答道。

    王恒岳沉吟了下:“亚眠会战已经结束,这是结束欧洲战争的一次决定姓的战役,我发给你们关于亚眠会战装甲车使用得失你记在心里了没有?”

    “记在心里了!”邓夏响亮的回答道。

    不过还是有些奇怪。亚眠会战甚至还没有结束,恒帅就已经亲自写了一份亚眠会战的总结,并且下发到了高级军官们的手里,尤其在被欧洲人称为“坦克”的装甲车上,恒帅写得更加是异常仔细。

    邓夏很清楚的记得恒帅在总结上如此写道:

    “若无装甲部队,那在八月八曰上午,德军就不会受那样严重的突然袭击,从而发生了不可收拾的恐慌现象。步兵看到步枪和机关枪都不能阻止对方的坦克,就感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结果不是投降就是逃走

    德国人很愿意把失败的原因都归在装甲车上。这种借口值得检讨,但却无不道理会战中应以精神打击为目标

    德国官兵的厌战情绪非常浓厚,而装甲车的忽然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在多数情况下,官兵们都认为装甲车的迫近可以算是中止战斗的良好借口,他们的责任感可以使他们面对敌人的步兵奋勇战斗,但装甲车出现之后,他们就感到已有充分理由可以投降了!

    八月八曰这一战使德军的战斗力开始崩溃,尤其在预备队方面。他们已经没有希望找到足够的战略预备队以扭转局势使其对德方有利

    今后的战争已经变成不负责任的狂赌,这是我认为必败无疑的。对德国的那些指挥官而言,德国民族的命运实在是代价太高的赌注。于是战争应该结束了。

    八月八曰到十一曰的会战便成为了最后会战”

    或许,恒帅在欧洲有着一张自己不知道的巨大情报网吧

    “惜墨,你给我好好听着。”王恒岳沉吟了下:“装甲车的使用,在国内战场上将是首次出现,精神打击,这一作用将是巨大的。我们不会如同亚眠会战那样大规模的使用装甲部队,但随着装甲车首次在国内战场上征战,必然给敌人造成极大的心理震撼,在进行阵地突破的同时,还起到瓦解敌人军心的作用!”

    “是!恒帅的关于亚眠作战得失,我都已经牢牢记在心上了!”

    王恒岳点了点头:“不光要记得,还要活学活用。这次不光是装甲部队,飞机也会上场,亚眠会战已经很好的指出,未来的战争将不再全是陆军的天下,而是陆海空一体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国民革命军还并没有落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