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 “教育强国”

    决定创办创办师范学院,学制一年,招收中等师范在校二、三年级学生,进行教育行政、教育管理等专业培训。毕业后,分派各县小学担任校长。

    废除修身、读经等旧内容,增加物理、化学等科目,缩短授课时间,开展课外活动,务使学生为理信,不为盲从,培养学生自治能力。

    普及教育的要求也将极为严历,要求护法区所属各县建立正规中、小学校,做到“一乡一校”,禁止私塾。

    为了普及平民教育,陈王恒岳还准备在护法区各属创办工读学校、平民夜校、商业学校、外国语学校以及妇女家政、公路等讲习所。

    同时,王恒岳准备成立“教育委员会”,电邀安徽人,前燕京大学文科校长程独甫先生担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教育委员会为护法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职权是为编定护法区教育制度;检查、监督护法区教育成绩;掌管护法区教育经费及办理预算结算;任免护法区立各大、专学校校长及各县教育局局长。

    在广东示范区内,王恒岳规定全省财政收入十分之二要用于教育之上,划定之教育经费,由教育机关保管之,无论何种政费,不得挪用。

    民众无分男女,由满七周岁起,皆有受六年教育之义务;另外,将兴办女子教育纳入到法律保护范围。

    鼓励私人办学,军政斧将大力给予协助。

    壮大师资力量是关键,扩建、新建师范学校也提到了议程之上。

    一揽子教育振兴计划,清晰的放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教育强国是王恒岳、陈炯明等人的梦想,而任何的一个梦想要能完成,总要有人来先迈出第一步。

    在北伐在即,各处急需资金的情况下,王恒岳还是咬牙划拨出了大量的经费用于教育。

    “大元帅,我愿意当这个教育总长。”听完了这些,吴在民再也没有半分犹豫:“教育强国,那是国家强盛之根本,大元帅不光这样想了,而且这样做了。纵观整个中国,各地军阀混战不休,大家都想着夺取更多权利,但只有大元帅却把重心放到了教育上。我看也不要搞什么广东示范区了,直接在护法区内颁布实行起来。”

    王恒岳沉吟在那。

    直接在护法区内全部实行这一揽子教育计划,自己也想过,但资金方面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吴在民看出了大元帅的担忧:“大元帅是在为资金发愁吧,这个可以通过海内外募款解决一部分,还有公募教育基金。我个人将捐献三十万元以助大元帅成功!”

    “三十万元。”陈炯明倒吸了一口凉气:“鼎新先生难道要倾家荡产吗?”

    “为中国教育计,倾家荡产又有何妨。”吴在民豪气干云地说道:“难道出了这样一个注重教育的‘大军阀’,我等若不好好的抓住这个机遇,完成教育强国梦想,将来只怕要后悔终身那!”

    “好,我就当这个注重教育的大军阀了。”王恒岳“哈哈”笑了起来:“你们要什么我给你们什么,你们需要什么支持我就有什么样的支持。总之一句话,一切以教育为根本。”

    吴在民大是感慨:“不容易那,不容易那。前清时候多少人有教育强国梦想,但有化为泡影。袁世凯时代也有一揽子教育振兴方案,但随着他登基称帝之后,一切也都变成乌有。今天终于又看到大元帅出来了!”

    王恒岳微微笑道:

    “总得有人出来办这些事情,统一中国总有人会统一,北方、南方,其实都无所谓,要紧的还是教育。过去我在荣县组建部队的时候,要求士兵们不识字,为的是盲目而绝对的服从,但那只是权宜之计,现在大不一样了。没有信仰,没有文化的部队,可以百胜,但却不能一败,一败就再也无法挽回。”

    陈炯明和吴在民频频点头。

    王恒岳站起身来,朝窗外看去,正是课间休息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