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通电,通电!

    次后于1月21曰在返泸途中,突遭滇军梯团长谢汝翼部支队长马为麟、滇军头目黄毓成、滇军第二梯团李鸿祥部黄子和支队伏击。

    为保全部队,黄方挺险出面调停,滇军不受调停,也不予讯问,竟将他及随行官员一百余人杀害。

    黄方的部下苏俊、董汉卿等逃脱;后队闻变渡江经白沙逃脱,但只有几人逃脱,其余全部被俘,惨遭杀害,只有一个革命党认识滇军头目黄毓成,杀场上大叫“革命党不杀革命党”,大骂黄毓成的人被放。

    黄方遇害,震动全川!

    加上此前清军又兵进潼关,威胁四川,几样事情加在一起,四川人心大乱。

    在黄方遇害的次曰,此前一直默不出声的“大汉四川军政斧”副都督、读力混成师师长王恒岳忽然发出一份声泪俱下,情真意切,但却又措词严厉的通电:

    “黄总司令遇害,实我全川之痛、全国之痛、革命之痛!念及于次,恒岳朝夕不能进食,哀四川之损失,痛全国之损失,叹革命之损失!黄总司令永垂不朽!

    革命成功在即,四川分裂依旧!成渝分离,两军政斧事权既不统一,财政亦无法整理,又兼滇军骄悍,哥老纵横,长此拖延不决,川民痛苦必深,究其终极,势将两败俱伤!

    欲谋全国之统一,必先谋以一省之统一。为始宜设军政斧于成都,而渝城、藏省各设分府,置一都统,均归未来军政斧之节制。恒岳一军人尔,亦懂大局,呼吁成渝,顾全大局,通盘筹划,化除意见,以谋统一!

    今四川危在旦夕,长此以往,民生痛苦,百业凋零,地方残破,此四川之祸也!

    成渝若执意不肯议和,则恒岳虽只一师之众,将少兵弱,然为四川计,愿提全师官兵,决死一战!击滇军、破黔军、攻成都、战渝城,虽决无成功可能,恒岳亦百死无悔!马革裹尸,军人本分,何惧?唯愿身后裹白布,得书‘为全川而死王恒岳’,心愿足矣!

    恒岳泣血哀告,四川破碎,祸在眼前!成渝同心,则四川可振;成渝离心,则万事俱休!通电全川,以表心情!”

    最后的署名是“革命马前一小卒王恒岳”。

    这封通电当真是“字字血泪”,让闻者无不动容。

    尤其是那句“为全川而死王恒岳”,简直让人为王恒岳对四川的一片苦心落泪。

    读力混成师也摆出了架势,分成四队,当真是要以孤军之势,和黔军、滇军、成都、渝城决死一战的样子!

    通电一出,全川无不纷纷支持“马前小卒王恒岳”,大声呼吁成渝谈判,尽早结束内乱局面。

    王恒岳的这一封电报,出的极是时候,四川人都记得了这个王恒岳,都记住了他为四川做的一切。

    “恒帅的这份通电,胜十万雄兵,四川人的心,可都站到恒帅这一边了。”通电发出之后,蒋百里笑着说道。

    “我这心,可是一片真心。”王恒岳坏坏的笑了起来:“让几个团长都给老子朝后退一点,摆摆样子而已,别突得太深,真打起来就弄巧成拙了!”

    蒋百里笑着摇了摇头:“你这摆摆样子,别人可要当真了。说来也还是我们实力不够,要不然大兵一发,直接统一全川,何必如此费力!”

    “是啊,实力还是不够。”王恒岳点了点头:“几个地方的招兵点情况都相当不错,可这兵是召到了,又不能马上投入军中。得训练,得要武器。还有缺乏军官,实在让我头疼。”

    蒋百里在那想了一下:“陆军学堂的第一期学生也快毕业了,我看可以让他们充入军中担任军官,顺便也可以多学习一些经验,学着怎么带兵打仗!”

    “我准备把陆军学堂迁到乐山去,荣县毕竟地方不大。”王恒岳接口说道:“同时,我准备改‘荣县陆军学堂’为‘乐山军官学校’,不光是陆军,还要开设海军科目,将来我们打仗光有陆军可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