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冬日里风情万种的送礼男人

    两套设备齐开动,原料过剩问题得以解决。制浆厂的产能在两个月后稳定在日产十吨的水平线上。对于连续整合了几家国营造纸厂,原料已经明显供应不上的新丰厂来说,叶皓东的新绿制浆厂已成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原料供应商,双方合作也日渐紧密。

    买卖上暂时也就这样了,一切上了轨道以后,叶皓东可发挥作用的地方并不多,他现在只把着财政大权,生产由钟志敏负责,原料方面则是李卫东主持局面,收购站其他业务有保利刚。几个人当中,身为老板的叶皓东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一个。

    闲着没事了,叶皓东决定是该为家里做些事了。

    叶皓东在这两月里陆续的透露了些关于自己办工厂的事,现在老妈王琳已经知道了儿子在外面的事。那天,在叶皓东带着王琳参观完新绿制浆厂后,母子俩进行了一次友好磋商,她并不打算插手叶皓东厂子里的事。那些不是她擅长的,儿子长大了,本事也大了,自己只要帮他管好钱匣子,把儿子挣来的钱攒下来,将来娶媳妇用就对了。

    小儿子才一年多的功夫就弄出这么大局面,难保王琳忍不住多想。王琳又担忧又紧张的问:“你哪来的钱开厂子?你是不是干了什么违法的事儿?”

    叶皓东神态诚恳,很肯定的答:“绝对没有干违法的事儿。”又把大一片红的事讲了一遍。

    王琳还是有些担忧,问:“你开这个厂子有没有外债?为什么先前要瞒着妈妈?”

    叶皓东摇摇头:“没有,这厂子您看着挺热闹,其实需要的费用不多,我那会儿之所以没把邮票的事儿告诉您,就是想着盘下这个厂,这辈子,书我是不打算再多念了,但我还不甘心就平庸一辈子,只好瞒着您干点自己喜欢的事了。”

    王琳有些不放心,叶皓东于是把钟志敏叫了进来,对于单位老大姐的这个儿子,王琳还是很信任的,当钟志敏也替叶皓东打包票没外债后,王琳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那儿子你这厂子一个月能剩下多少钱?”

    叶皓东暗叫不好,这句话得仔细琢磨,小心回答。否则每个月的收入都得支持人民银行的储蓄业务。

    “工厂现在刚刚上轨道,用钱的地方很多,挣得不少但花的更多,不过我会仔细些的。”

    小儿子一年前辍学的时候,王琳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一年后他能有今天这成就。高兴之余不免又为儿子这句话难过,儿子大了,主意正了,本事也大了,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听话了。想到这里她不禁有些幸福的小失落。

    叶皓东察言观色,看出老妈的小小失落,忙安慰道:“说起来,也还是有些余钱的,不过我前一阵子给花了,买了一所房子,房产证上写的您的名字,我身份证还没办下来,就用的您的。”

    王琳又惊又喜,感动之余不忘问:“哪的房子?多大面积?多少钱买的?”

    叶皓东:“报恩寺五区的,三室两厅,九十平米,不到十万块钱,前天刚装修完,过几天味道散了咱们就能搬过去。”

    女人在对于新房的渴望这件事上同样是不分老幼的,王琳立刻提出要去看新房,叶皓东只好陪着。

    接下来的几天王琳果然不再过问叶皓东厂子里的事,她还专门跟单位请了假,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逛家具市场上。

    终于用一所新房子把老妈稳住,叶皓东又想起了曾有大恩于他的江威,想必那位江大哥也会很高兴看到自己有今天吧。

    从记事儿起,叶皓东就觉得钢城的天空一直灰灰的。曾听说过一个关于钢城空气质量的说法,说在太空里给地球拍照,华夏大地上看的最不清楚的城市就是钢城。

    叶皓东穿着新买的雪豹皮衣,下身一条随性的牛仔,整个人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在镜子前照一照,自认为风情万种仪态万千,拎上准备好的礼物,出门去也。老人头皮鞋踩在光明街棚户区融雪造成的泥泞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从后面看上去有点滑稽。江兰放学回家,一走到棚户区就看见了前面拎着两瓶酒几条烟的叶皓东。心里还在想:这地方也有人来送礼?却没想到前面那小子居然一路打听着,找到了她家的门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