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伏波

    这些劳工散布谣言,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趁人心离乱之际,好藉此搜罗财物。{随}{梦} щ{suimеng][lā} .因为修行高人施展力的地方,为了避免波及生灵,往往都需要事先将普通百姓迁离,而这些事又不可能全部又修行各派弟子来做。

    咸瑜如今手下得力干将不少,一些经过教导培训的劳工,被分派到各地参与治水工程,而疏散民众、安置新居等事务,大多安排给这些干部。

    但一支队伍总是难免会滋生腐化败类,咸瑜只是稍不留心,一些负责疏导民众的干部就开始搜罗财物,更为此编造各种谣言,甚至把咸瑜说成是救苦救难的龙王爷。

    眼下百姓流离失所、人心动荡,修行高人渡世救苦,难免被奉若神灵,其实古往今来类似情形也不少,有时候乡野村民敬奉的神灵,很可能只是一些偶尔路过行善的修行人或山精水怪,但大多难成气候,这也是为何各派高人并不在意此事的原因。

    可咸瑜不同,他之所求并非世外超脱,人间大道并非独私修行,而是要教化与指引世人如何面对自我与整个世间。如果非要树立一个受万民膜拜的偶像,咸瑜宁可不是他自己,因为这种偶像存在的强烈煽动,将会使得世人更加盲目,失去自我心灵的dú • lì 与自由。

    咸瑜也有自己敬仰的对象,从齐德仲、云霄,到云霁、怀静等尊长,都是咸瑜所敬仰的人物。但咸瑜自己非常清楚,他所崇敬的,是这些前人尊长的超脱境界、求道之心,而不是一个经过种种浮华表象加工的偶像。这一点也是修行各派弟子应有的素质。

    咸瑜也明白,眼下就要让百姓明白这种崇拜的谬误并不容易,甚至需要不止一代人的长久教化,既如此,那便从眼前之事做起。

    那些制造与散布谣言,借此搜罗财物、贪渎徇私的干部,一律被严格处分,并且公之于众。咸瑜明白,此举定然寒了不少最早跟随自己那批劳工的心,可是他要让众人发自内心深处明白,这支队伍并不是那种得势之后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山贼土匪,必须要有不断的自我反省与拷问的素质,如此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

    至于那些被谣言煽动的百姓,咸瑜总不可能处罚他们,最好的方式便是让他们一同参与治水。只有在自己手中重建家园的经历,才能够明白,自我意志便是对自我存在最好的诠释与解放,而不是某个虚幻伟大的偶像。

    ……

    九州治水前后总共延续了九年,各派修行人主要参与了前三年重整河道的那部分,后面的工程大多是世俗百姓自力更生,一些荒芜废弃的土地上也重新开垦成田,渐渐恢复过往人气。

    而九州寰宇天文气候之变也渐渐平缓下来,起码最激烈的那段日子已经过去,在未来一两百年之内,气候会较之过去更为温热,这也说明北荒广漠之地的开垦会比过去更容易一些。

    经历了这些年的灾劫动荡,九州寰宇浮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修行界也暂归平静。仅有的几件大事,一是明府再度分崩离析,以射、御、数为首的三部门人,虽然避过昔年纷乱,可是再无心力传承宗门道统,打算借云海仙宗渡海法舟之力,前往元始界清修,从今往后不再复返。

    明府六部离散,六艺之宝也随之分家。尚存九州世界的三部,为了争取本脉所属,导致明府彻底分裂,一些门人成了江湖散人,各寻修行福地。只剩下书部握有明宗玉典,维持明府最后一丝门面,但也不复当年龙霄佩中兴鼎盛,渐渐被修行同道所遗忘。

    而在处理好明府遗留之事后,九州盟盟主重光打算潜心清修,欲将盟主之位传于他人。经历了白莲教之乱、以及后来的治水之举,云海仙宗名望如日中天,云霁也是公认九州第一人,远迈前人、独尊古今。只不过云霁本就曾经担任盟主,不适合再受传位,于是重光打算传位于云海仙宗掌门怀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